策略周报:短期市场风格趋向均衡
上周美股延续跌势,A股风格有所均衡。海外方面,特朗普政府政策摇摆不定(关税博弈、财政减支等),市场继续定价政策风险和衰退预期,美元指数下跌0.2%至103.7,美股标普500和纳指连续第四周下跌,跌幅为2.3%和2.4%,COMEX黄金结算价涨3.0%。国内方面,消费政策利好增加,市场热度延续,风格从科技成长向消费及顺周期板块平衡。沪深300指数上涨1.59%,科创50指数下跌1.76%;31个申万行业中有28个行业上涨,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煤炭、纺服、社服、有色、非银行业领涨,涨幅在3%-9%,电子、机械、计算机行业下跌。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降温,特朗普政府政策前景难明继续打压增长预期。基本面方面,美国2月CPI超预期降温,但消费者预期仍在走弱。
周二公布的2月美国CPI同比从3.0%回落至2.8%,环比从0.5%回落至0.2%,均低于市场预期,市场降息预期升温,权益市场小幅反弹;而周五公布的3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在走弱,初值录得57.9,低于预期的63.1和前值64.7。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关税政策引起多国反制。
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对全部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多国对此采取反制措施,欧盟宣布于4月起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反制性关税,加拿大宣布对价值298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对内政策方面,短期政府关门风险得以避免,但中期财政和增长预期仍难明朗。上周联邦政府维持运转的短期支出法案于3月14日到期,两党就新拨款法案持续博弈,DOGE减支权力等议题是主要分歧,周五民主党妥协通过法案,政府关门风险得以避免;但中期美国财政的不确定性仍存,财长贝森特于3月13日表示,美国经济将在削减联邦政府支出的过程中经历一个“排毒期”,特朗普政府更关注实体经济,并不担心华尔街的短期波动。在此情况下,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仍在持续,近一周高盛、摩根士坦利等机构下调美国增长预期,花旗将美股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国内方面,2月信贷数据偏弱,央行表态择机降准降息,地方生育支持政策加码。基本面方面,实体融资需求仍偏弱。2月新增社融2.23万亿元,同比多增7374亿元,地方债务置换带动的政府债多增是主要贡献,社融存量同比8.2%,较前值回升0.2%;新增人民币贷款1.01万亿元,同比少增4400亿元;其中,企业端呈现票据冲量特征,短贷和中长贷同比均少增;居民短贷在低基数下同比多增,但中长贷同比少增;在此基础上,新口径M1增速回落0.3pct至0.1%,M2增速持平于前值的7.0%。政策方面,货币宽松和提振消费政策预期升温,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全面启动。总量层面,3月13日,央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重申“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供给支持科技创新、消费等领域;产业层面,3月13日,国新办表示将于3月17日周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央行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会;同日,呼和浩特市发布育儿补贴实施细则: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将分别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5万元和10万元;资本市场方面,3月11日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要求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综合来看,全球政治经济叙事加速重构,而国内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向好的环境继续支撑市场热度延续。短期市场风格趋于均衡,中期政策落地和产业变革则有望逐步带来基本面预期改善,市场中期向上动能仍然可期。结构上,继续建议关注以AI+科技自主可控为代表的科技成长风格(TMT/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创新药等),以及直接受益于政策利好且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消费等顺周期行业的优质资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