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第11周
行业趋势
本周看点:“新三样”产业链出海亟需按下“快进键”!国产IP火热“国谷”乘势出海;美国政策大棒乱舞,中国科技产业再遇挑战。
行业环境:
1.人大代表刘汉元:“新三样”产业链出海亟需按下“快进键”!关键词:新三样,产业链出海,人民币国际化,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优势概要: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推动中国“新三样”(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及人民币国际化。他认为,中国在这些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市占率领先,具备大规模出海条件。他提出实施“六位一体”出海战略,涵盖产品、产线、技术等全要素输出,并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简化通关流程,提升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此外,刘汉元指出,“新三样”出海将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可撬动50万亿至100万亿元人民币走出国门。他还呼吁政府搭建跨境贸易信息共享平台,帮助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变化。
2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借AI东风,推大湾区产业带“出海”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AI应用,贸易便利化,区域资源整合概要: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来,湾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2024年,大湾区内地9市外贸规模达8.75万亿元,增长10.1%,成为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提出,应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整合香港金融结算便利与大湾区制造业优势,促进“AI+跨境电商”融合,提升成本管控和精准营销效率。他强调通过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助力企业“拼船出海”,拓展海外市场,保持香港贸易中心地位。未来,大湾区将成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推动贸易便利化和国际经贸合作。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