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深海科技:政策驱动,首入政府报告有望推动产业链快速发展
事件: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于3月12日正式发布,其中首次纳入“深海科技”。中国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
我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等。被誉为“蓝色国库”,开发潜力无限,而我国也不断推动关于海洋经济的发展。
由“海洋经济”向“深海科技”,持续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2021年,我国提出《“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复同意,并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等要求,提出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十四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也取得很好成效,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本次政府报告,提出“深海科技”,深海科技是指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以及研究深海环境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总称,产业链包括上游装备制造与基础技术研发等,中游资源勘探与开发应用以及下游商业化服务与衍生应用等,涵盖产业领域包括上游材料、零部件、深海机器人、深海装备、海上风电开发、海洋油气开发等领域。
各地紧跟推出促进海洋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政策导向推动
各地在“深海科技”&“海洋经济”领域陆续推出相关政策与措施,建议重视政策导向推动下的“深海科技”发展与产业链投资机会。
广东:将《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在广东人大网登出。提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编制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统筹开发海岸带、近海海域和深远海海域,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支持发展如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上风电产业等产业方向。
上海:据上海市海洋局消息,上海将强化战略引领,谋篇布局做好海洋文章,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科学制定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打出有力有效政策“组合拳”。
山东: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全市海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研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聚焦“4+4+2”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海洋产业项目谋划、招引和建设力度,改造提升现代渔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深海开发等海洋未来产业,切实把海洋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利好产业链发展,建议持续重点关注产业链核心受益标的
海底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东方电缆(电新组覆盖)、长飞光纤。建议关注:通光线缆;
海底观测网:亨通光电、中天科技;
海底光缆:亨通光电、长飞光纤、中天科技,建议关注:烽火通信等;无人船控:华测导航(计算机组联合覆盖);
深海装备:必创科技(机械组联合覆盖),建议关注:海兰信;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低于预期,行业技术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地缘政治影响因素,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