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机构行为研究系列之三:理财安全垫的过去与未来:理财买债特征与展望(交易特征篇)
在《全视角透视理财买债:特征与展望(资产配置篇)——债市机构行为研究系列之二》报告中,我们提出理财在负债端面临资金期限变短、保本需求强烈的约束,在资产端同时面临业绩压力。本篇文章,我们从二级市场现券交易的角度出发,探索理财子在不同券种、不同期限上的交易特征。
银行理财交易利率债特征仍强,信用债交易属性弱化。
国债:理财产品净值化、负债端稳定性降低、利率持续下行,这三大因素对理财子买卖国债行为影响较大。2022 年至今,理财配置国债期限偏好由长缩短再拉长。
政金债:理财子配置短期限政金债,但交易长期限政金债,且往往追涨杀跌。2022 年至今,理财子净买入长期限政金债规模与10Y 国债收益率负相关,2024 年以来持续增持长期限政金债。
信用债:配置大于交易,买卖节奏受季节性回表、负债端稳定性、债券发行节奏影响。2022 年至今银行理财子交易信用债的特征弱化,偏向持有到期策略。
中票:配置特征明显,市场环境变化对短期限中票配置节奏影响较小,而中长端中票配置行为同时受理财负债端和中票发行节奏影响。
企业债:企业债是理财第一大持仓券种,出于平滑波动需求,不少比例通过信托通道配置于上交所私募债,理财子持有此类债券期限偏长。
二永债:理财赎回潮结束之后,减少净值波动诉求下,银行理财追涨杀跌交易二永债的特征逐步弱化,持有二永债平均期限缩短。
复盘2022 年末理财赎回潮,当利率和信用债同时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调整时,理财缓冲垫有较大概率被冲破,随后理财净值跟随债市下跌,当净值下跌0.25%-0.3%可能是居民赎回警戒线。
近两年,监管持续关注净值平滑手段,目前理财产品安全垫相比2022 年可能更薄,留存收益可能更少,从净值变动来看,目前理财安全垫或已不充裕,留存收益还剩约30bp。
展望未来,对高票息资产规模、债市走势和居民理财观念的判断较为重要,或直接影响理财规模和交易特征的变化。若高票息资产规模持续收缩,“资产荒”延续,短期限理财产品通过交易长期限利率债提升收益,资产负债不匹配程度加剧,理财产品可能放大债市波动。
风险提示:银行理财信息披露可能不全面,统计或存在误差,政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