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60189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矿产铜金产销稳步增长带动业绩大幅提升,远期产能仍然可期

股票资讯 阅读:16 2025-03-30 10:32:08 评论:0

  紫金矿业(601899)

  事件

  紫金矿业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36.40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增长51.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316.93亿元,同比增长46.61%。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2.43亿元,同比+7.09,环比-8.42%;归母净利润76.93亿元,同比+55.28%,环比-17.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79.45亿元,同比增长23.97%,环比-4.44%。

  投资要点

  业绩大幅增长,主因矿产铜、金量价齐升且成本有效管控

  2024年主要矿产产量方面,公司矿山产铜106.8万吨,同比+6.07%;其中卡莫阿权益产铜19.47万吨,同比+9.98%;塞尔维亚紫金矿业产铜17.02万吨,同比+22.90%。矿山产金72.9吨,同比+7.70%;其中哥伦比亚武里蒂卡产金10.03吨,同比+20.54%,澳大利亚诺顿金田产金8.18吨,同比+22.85%。

  矿山铜金实现量价齐升。2024年矿山铜销量82.43万吨(不含非控股企业),同比+1.68%;矿山金销量67.79吨,同比+1.62%。2024年,铜精矿、电积铜和电解铜单价分别为5.63、6.32、6.59万元/吨,比2023年同期分别高出14.04%、12.11%、10.58%。2024年,金锭、金精矿单价分别为533.39、504.3元/克,比2023年同期分别高出23.16%、33.20%。

  成本方面,2024年铜精矿、电积铜和电解铜单位销售成本分别为1.91、3.26、3.57万元/吨,较2023年同期变化分别为-4.30%、+9.18%、-17.23%。2024年金锭、金精矿单位销售成本分别为287.16、158.15元/克,较2023年同期变化分别为+0.37%、-0.43%。

  内部挖潜外部并购,资源量稳步增长

  按控股企业100%口径及联营合营企业权益口径计算,报告期末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总资源量为铜11,037.41万吨、金3,972.53吨、锌(铅)1,298.23万吨、银31,836.01吨、锂(LCE)1,788.15万吨;其中,保有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铜5,043.21万吨、金1,486.60吨、锌(铅)804.13万吨、银3,253.10吨、锂(LCE)860.47万吨。按权益口径计算,报告期末公司资源量较期初增加铜1,063万吨、金486吨、银6,235吨。

  公司共计投入权益地勘资金3.95亿元,年度勘查新增探明、控制和推断的权益资源量为:黄金159.75吨、铜264.86万吨。

  外部并购方面,境外实现对秘鲁阿瑞那铜金矿的并购及对万国黄金的投资,新增权益资源储量金230吨、铜278万吨。2025年初,紫金矿业公告拟收购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实现对巨龙铜矿绝对控股,并显著培厚铜、锂资源储备。

  多项铜金扩产项目齐头并进,远期增长可期

  塞尔维亚的丘卡卢-佩吉铜金矿、博尔铜矿2024年合计矿产铜29.29万吨、金7.95吨,2025年计划合计矿产铜29万吨、金7吨。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下部矿带及博尔铜矿正加快推进年总产铜45万吨改扩建工程。

  刚果(金)卡莫阿铜矿2024年矿山实现矿产铜43.7万吨,2025年计划矿产铜58万吨。建成投产以来产能持续爬坡,三期选厂达产后,年产铜将提升至60万吨。

  巨龙铜业(含巨龙铜矿及知不拉铜矿)2024年矿产铜16.63万吨、钼7,099吨、金501千克、银109.1吨;2025年计划矿产铜17万吨。项目全面推进二期改扩建工程,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整体年采选矿石量将超过1亿吨、年矿产铜将达30-35万吨。

  金矿方面,新并购的秘鲁阿瑞那铜金矿将通过延长上部一期在产黄金服务年限提升现实黄金产能,交割之时,该矿年产能约3吨金。加纳Akyem金矿正加快交割,按原业主排产计划,预计全矿山寿命周期内年均产金约5.8吨。海域金矿为中国最大海底单体金矿,拥有资源量金562吨;12,000吨/日采选工程建成达产后年矿产金约15-20吨,有望晋升为中国最大黄金矿山之一。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6.90、3629.83、3791.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3.88、473.78、534.7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5、10.0、8.9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产品大幅降价风险;2)铜矿扩建及爬产不及预期;3)金矿扩建及爬产进度不及预期;4)海外开矿政治风险;5)汇率波动导致成本上升风险等。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