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科技(603690) 业绩拐点将至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3-31 10:34:07 评论:0

  至纯科技(603690)

  l投资要点

  强化高温硫酸、FIN ETCH、单片磷酸等先进制程的高阶湿法设备研发。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1.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42-2.87亿元;预计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5,000-7,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706.16-5,206.16万元。本期业绩变化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增长、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下降,具体情况如下:1)本期研发费用较2023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行战略业务布局,仍需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响应先进制程的高阶湿法设备的研发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温硫酸、FIN ETCH、单片磷酸等尚被国际厂商垄断的机台,公司验证交付进度处于国内领先。公司的S300-SPM机型为国产首台应用于12英寸量产线的硫酸清洗机,月产能最高可达6万片次,截至目前单机累计产量超过70万片次。2)早期国内缺乏高阶湿法设备模组和零部件加工供应链,公司开发的模组和零部件需要委托国外的供应商加工,公司与多家境外供应商达成了合作关系。本次单项计提涉及的是其中一家境外供应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与其于2019年开始洽谈业务合作,主要合作内容为根据公司开发设计定制加工相关模组及配件,2020年公司与对方签订采购合同开展系列合作。由于集成电路行业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该供应商存在一定交货难度,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该供应商的预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1.06亿元。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将该预付款转入其他应收款,并对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5,298.79万元人民币,计提比例为50%。3)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较2023年度大幅减少,主要系2023年度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1.40亿元,以及公司投资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调增1.08亿元,以上两项合计2.49亿元,因此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较多。

  持续深耕半导体行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战略布局已经逐渐成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作为最初的高纯工艺系统的配套服务商,目前已经向关键制程设备、工艺生产耗材及核心部件、关键生产环节配套服务方向发展,为半导体及相关高科技新兴产业客户提供湿法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业务目前80%在半导体行业,管理层从行业发展周期及战略角度出发,在下游客户的建设投产期和运营量产期进行产品和业务布局。在建设投产期,为客户提供制程设备、系统集成及支持设备。在稳定运营期,公司为客户提供部件材料与专业服务,涵盖设备零部件的供应、大宗气站服务、部件清洗服务、晶圆再生服务、晶圆工厂驻厂服务等。公司的核心业务紧紧围绕为晶圆厂提供从前期建设到稳定运营阶段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而公司这些核心业务的布局,围绕微污染控制技术、复杂工艺控制技术、超高纯度流体控制技术等,通过数年完成了覆盖核心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该组合有助于公司在半导体产业不同周期阶段,都可以有较平稳的营收和发展。2024H1报告期,公司为客户全生命周期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战略布局已经逐渐成型并取得了显著经营成果。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26.86亿元,其中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6.26亿元。新增订单中81.60%的订单来自于存量客户。公司来自半导体行业新增业务订单额占比达84.74%。

  拟收购威顿晶磷83.7775%股权,推进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业务布局。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威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24名交易对方持有的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83.7775%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威顿晶磷是一家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及光伏等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为高纯电子级的正硅酸乙酯(TEOS)、三甲基铝(TMA)等前驱体材料和三氯氧磷、反式-1,2-二氯乙烯(DCE)等掺杂/氧化类材料,自2006年成立以来深耕电子材料产品,形成了成熟的研发生产一体化运营体系,产品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合肥长鑫、芯联集成等知名晶圆代工厂商和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主要光伏生产厂商的验证并批量供货,实现在高纯电子化学品领域的重要国产化突破,形成了对国外厂商的有效替代。威顿晶磷2023/2024年度的营收分别为2.51/2.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2.81/6,905.96万元,截止2023/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4.14/4.90亿元。通过本次交易,威顿晶磷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并表核算,有助于增厚公司经营业绩同时,本次收购将有助于推动公司导入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业务,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版图,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提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4/44/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9/5.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90倍、28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行业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人力资源和管理风险,各类金融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