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003816) 年报点评:核电装机规模增长,分红比例提升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3-31 18:34:43 评论:0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中国广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增加5.16%;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增加0.83%。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34亿元,同比增长8.05%;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减少18.98%。

  公司2024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实现平稳增长

  电价方面,市场化电价的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相应影响。2024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0%左右,与2023年基本持平。公司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分为计划电价和市场电价,2024年,电力市场整体交易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化交易平均含税电价约为0.3869元/千瓦时,同比下降3.85%。2024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41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57%。

  发电量方面,2024年公司发电量提升抵消了平均上网电价下降的影响,全年业绩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及其子公司运营管理的28台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2421.81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08%;总上网电量约为2272.84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13%。2024年公司子公司实现销售电量179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公司台山、防城港核电站全年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52.28%、19.99%。

  机组大修方面,2024年,公司开展20个换料大修,全年大修总天数约为713天,较2023年减少约207天。大亚湾、岭东、阳江电站大修时间多于2023年,岭澳、宁德、台山、红沿河大修时间同比减少。2025年公司计划开展19个换料大修。

  近年来我国加快核电机组核准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达10%左右。2025年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核准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因地制宜推动核能综合利用。2019年以来,我国加快核电机组核准节奏。2024年我国共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1台核电机组,核电机组核准数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0台。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56台。2024年,全国商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为4179.49亿千瓦时,公司管理的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全国占比为54.38%。

  公司核电机组陆续投产,在建核电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公司大亚湾2号机组装机容量由98.4万千瓦增至102.6万千瓦,大亚湾核电站装机容量增至201万千瓦,防城港4号机组于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业运,公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全面建成,全年公司新投产核电机组装机容量118.8万千瓦,核准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491.8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731.8万千瓦。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16台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179.8万千瓦和1940.6万千瓦,合计4381.4万千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5.02%。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建核电机组中,2台处于调试阶段,3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2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9台处于FCD准备阶段。陆丰5号机组于2024年4月29日实现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宁德5号机组于2024年7月28日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苍南1号机组于2024年11月6日启动冷态功能试验,进入调试阶段。2025年2月24日,陆丰1号机组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公司融资成本下降,并提升分红比例

  公司核电站处于大规模建设期,需要统筹资本开支和股东回报。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利于公司融资成本的降低。公司通过低利率银行贷款置换、资本市场发债等途径,使得债务融资成本下降,叠加到期债务本金偿还后减少,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51.33亿元,同比下降9.40%。公司49亿可转债已得到批复,资金用于陆丰5、6号机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公司近年现金分红比例和分红金额持续提升。2021-2023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42.42亿元、43.93亿元、47.69亿元,分红比例分别为43.58%、44.09%、44.26%。公司2024年度拟分红47.97亿元,分红比例提升至44.36%。

  盈利预测和估值

  一方面,2025年公司所在广东、广西地区市场化电价下降,公司202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将影响公司2025年平均电价水平。另一方面,2025—2027年,公司陆续有新核电机组投产,公司发电量规模将维持增长态势。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9.68亿元、116.88亿元和132.1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22、0.23和0.26元/股,按照3月28日3.64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6.76X、15.73X和13.91X,考虑到公司估值水平和行业发展前景,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电价波动风险;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系统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