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创智能(603901)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包装设备领军企业,开拓机器人新赛道
永创智能(603901)
投资要点
包装设备行业龙头企业,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包装设备领域,是国内液态食品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实现饮料、液态奶、啤酒、白酒等包装业务的全覆盖。公司产品体系丰富,涵盖标准单机设备、机器人、智能包装生产线、包装材料以及智能化软件系统,产品种类超过40种,规格型号达400多种,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公司定位中高端市场,客户群体包括伊利、蒙牛、雪花啤酒、百威啤酒、海尔、格力等知名企业。其智能包装生产线在食品、饮料、医药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公司产值在国内包装设备生产企业中排名稳居前列,2020年度行业排名第一。
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稳定。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1/27.5/31.5亿元,CAGR达7.8%;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32.1%/29.7%/29.9%。其中,智能包装生产线及标准单机设备是公司营收的主要增长动力,2021-2023年,智能包装生产线的收入分别为10.4/12.2/14.3亿元,YoY分别为44.2%/17.1%/17.1%,收入占比分别为38.6%/44.5%/45.6%,占总营收比重稳步上升;毛利率分别为34.4%/34.0%/33.6%,盈利能力较稳定。2021-2023年,标准单机设备的营收分别为10.7/9.5/10.8亿元,YoY分别为31.5%/-10.8%/13.0%,毛利率分别为29.7%/25.7%/27.9%,盈利能力较稳定。
市场规模稳步扩容,国产替代有望打开上升空间
全球包装设备市场稳健扩容,工业机器人前景可观。2023年全球包装设备市场规模为551亿美元,预计至2032年将以3.8%的复合增长率增至777亿美元。下游需求集中于食品、饮料和医疗三大领域,其中饮料占比为24%,是包装设备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中国包装机械起步较晚,依托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快速崛起。在“十四五”期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年均增长率预计在8%左右。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产业智能化关键载体,2018-2023年的CAGR为10.9%,2024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600亿元左右。
高端包装设备市场被海外企业占据主要份额,有望实现国产替代。现阶段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处于比较劣势,高精尖产品的性能及核心技术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生产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其包装设备以产品序列全、更新速度快、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获得了国际范围的品牌影响力。以德国克朗斯、德国博世、德国KHS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通过提供大型、成套、高精度的单机设备和智能包装生产线,占据了世界包装机械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占据了我国高端包装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领先企业的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初步实现进口替代,并向德国、美国、意大利等机械制造强国出口。
募投项目进展顺利,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张
子公司永创智云在2021年开始筹划“液态智能包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并在2022年正式启动实施。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6.11亿元,其中4.28亿元专门用于该项目建设,1.8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投项目建设期约3年,达产后预计可贡献6亿元年收入。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公司对全资子公司进行了增资,并已在2025年初提前归还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确保了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流动性。
以智能产线制造技术为基础,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依托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成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1月22日,浙江涌创人形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浙江省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及消费机器人制造等领域。智能包装生产线制造技术需要融合机械加工、电气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工业机器人、图像传感技术、微电子等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永创智能作为国内智能包装产线龙头企业,在包装工业机器人方面已经充分积累减速器、伺服系统的技术优势,可顺利应用于机器人研发制造。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3.3/38.8/44.9亿元,EPS分别为0.11/0.42/0.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9.9/22.3/17.0倍。公司产品开拓进展顺利,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有望走入成长快通道,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风险,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