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业周报:险企持续举牌,提升权益投资收益空间
头部险企举牌持续,有望提升权益投资弹性。1)新华保险4月2日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26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北京控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0000股,占比北京控股已发行普通股总股本0.01%,增持后持有比例达到总股本的5%,合计投资北京控股港股普通股账面余额达16亿元。2)分账户来看,传统险账户、分红账户和万能账户投资规模分别为11.37亿元、4.48亿元、0.15亿元,占比分别为71.1%、28.0%和0.9%,传统险账户、分红账户和万能账户的平均持有期分别为13.28年、8.07年、3.69年。从持股结构看,投资期限较长传统险账户占比较高,体现了长期股票投资匹配负债久期,做好资负匹配的思路,我们认为长期来看有望提升权益投资弹性。3)本次举牌是新华保险近期继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海通证券、杭州银行后的又一次举牌,整体体现了青睐高股息标的,为“长期股权投资”储备底层标的的思路和“长钱长投”的风格,分账户的精细化管理也有助于提升资负匹配水平和长期收益的稳健。
沪深京交易所正式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2024年5月15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总体性、框架性制度安排,并授权交易所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举措。在《管理规定》的监管框架下,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制定《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6月7日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证监会持续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组织证券交易所研究制定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4类监控指标,于2024年4月起开展试运行,并对频繁触发指标的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进行督促提醒,促进规范其交易行为。2024年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总体稳中有降。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3个月内下降近6成。2025年4月3日,试运行满一年之际,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并就有关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程序化交易监管有望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细则》将于7月7日开始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1)《实施细则》明确对程序化交易实施报告管理。会员客户首次进行程序化交易前,应当向接受其交易委托的会员报告,在会员对其提交的信息进行充分核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存在报告的信息不完备、与交易行为不一致或者其他未按规定报告情形的,交易所将进行督促提醒,并视情况采取口头警示、书面警示、监管谈话、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限制投资者账户交易等自律管理措施,投资者应当及时改正。2)异常交易行为监控方面,细则明确监控要求和监管措施。《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虽未达到异常交易监控指标,但接近指标且多次实施同类型交易行为的,本所可以将其认定为相应类型的异常交易行为,或者要求会员予以重点监控。同时明确,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因发生异常交易行为被采取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或限制投资者账户交易措施的,视情况通报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等,商请协同采取现场检查、约谈提醒等措施。《实施细则》立足于我国“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国情市情,一方面,通过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加强机构合规风控管理、强化信息系统管理等安排,明确监管预期,有助于促进程序化交易行业规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强化高频交易监管等方式,更好保障交易安全,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我们认为,程序化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实施,有助于规范程序化与高频交易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投资建议:年初至今政策定调积极,多重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当前非银板块配置仍在舒适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持续入市,头部险企或更加受益于权益投资空间的打开,长端利率反弹有利于保险债券配置和估值修复。券商方面,交投活跃度提升与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