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研究:如何看待3月房地产销售表现?
行业点评
本周A股地产、港股地产、港股物业均下跌。本周(3.29-4.4)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0.9%,在各板块中位列第19;恒生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0%,在各板块中位列第6。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为-1.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跌幅为-2.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4%;物业指数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分别为+0.8%和+0%。
土地成交热度延续高位,溢价率持续超过10%。本周(3.29-4.4)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549万㎡,单周环比-48%,单周同比+29%,平均溢价率17%。2025年初至今,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9249万㎡,累计同比+4%;年初至今,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华润置地、建发房产、滨江集团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
本周新房受此前月末影响,同环比有所下滑,景气度转向下。本周(3.29-4.4)47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合计425万平米,周环比-29%,周同比-6%。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22%,周同比-21%;二线城市周环比-25%,周同比-5%;三四线城市周环比-36%,周同比+4%。
本周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同比仍保持增长,景气度稳健向上。本周(3.29-4.4)22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239万平米,周环比-27%,周同比+12%。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19%,周同比+26%;二线城市周环比-30%,周同比+5%;三四线城市周环比-32%,周同比+5%。
3月47城新房销售面积2012万方,同比+11.4%,环比+74.3%,表现强于2020、2022、2024年同期,但不及2021、2023同期;22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358万方,同比+37.1%,环比+62.0%,表现强于2020-2024年同期。从一二手成交变现来看,尽管存在常规的季节性因素导致成交上升,但亦表明在24Q4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加码下,市场成交量底部的中枢逐渐上移,而成交量的支撑亦是价格企稳修复的关键。若4、5月迎来新一轮政策加码,则有望将季节性高成交量进一步延续,加速企稳进程。
2025年1-3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7885亿元,累计同比-6.8%(较1-2月-3.1%的跌幅扩大3.7pct);3月单月全口径销售3484亿元,环比+75.8%,同比-11.2%。由于3月小阳春已至,销售同比表现有分化,环比表现大幅上升,TOP10、TOP11-30、TOP31-50、TOP51-100各梯队房企销售金额单月同比分别为-14%、-10%、+12%、-21%,单月环比分别为+82%、+73%、+106%、+38%。其中TOP31-50房企表现更佳,行业分化下有部分中小房企、建筑背景房企、地方国资房企开始涌现。
投资建议
近期由于外部关税事件的影响,刺激内需以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地产作为内需的重要抓手或将成为主要刺激方向。从时间来看,4月底政治局会议或是政策加码的关键时间点之一;从手段来看,城中村改造/收储/一线城市放松或成为政策发力方向。持续推荐稳健经营且政策敏感型标的:首推重点布局深耕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主打改善产品,具备持续拿地能力的房企,如滨江集团、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及各自对应的物业管理公司。中介推荐受益于政策利好不断落地,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中介平台贝壳;物管商管推荐物管稳健发展、商管绝对龙头、积极分红的华润万象生活。建议关注地方政府应收款较多的物业&建筑公司;受益于地方化债及收储的城投&地方国企;破净的央国企地产&建筑公司。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