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保利TOD地标大盘,大城立中心起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4-07 09:31:32 评论:0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尤其是新兴产业,不仅带动人口聚集,更带动高素质、高购买力人群的聚集,产业发展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高品质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保利·光合TOD作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莲花南路科创新核的共建者,毫无疑问,担当起了“产城融合的城市运营商”的重要角色。

  一、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看上海,上海科创新浪潮看“漕河泾—北莲花—南紫竹”科创产业带

  1、全球科创加速度背景下的上海科创中心

  科创产业的核心地位: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科创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4年,上海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共91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总市值超1.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创产业的发展,到2035年,上海将全面升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2025年是这一目标的关键起点,上海将通过一系列超前布局和政策支持,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的跃升。

  2、上海科创版图为“东西双极”,漕河泾和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串联上海西部万亿科创走廊

  上海的“东西双极”科创布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区域协同,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了坚实支撑。所谓“东西双极”即东部张江,西部以漕河泾和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东西科创双极。张江科学城提供基础研究和创新策源支持,而漕河泾和紫竹高新区则侧重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将打造成世界级科创湾区。

  其中,漕河泾聚已经集上海60%的数字文娱企业,其中游戏产业2023年营收接近750亿元,占上海的一半,全国的28.8%,是中国游戏版图重要的增长极。现有元宇宙相关企业超1200家,产业办公面积超30万方,从业人口超3万人,米哈游、莉莉丝、鹰角、沐瞳等。除此之外,澜起科技等集成电路企业布局,同时吉利将在漕河泾建造区域总部大楼,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愈发明显。

  9月3日,上海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专项规划》(草案公示稿),将规划范围从最初约17平方公里,扩展至约80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使得辐射面积和影响力更广。紫竹高新区作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剑指世界级科创湾区且具备发展势能,区域内生命科学、数字内容、集成电路与软件、航空电子等前沿产业,汇聚高素质人才,助力科创成果转化。

  3、“漕河泾—北莲花—南紫竹”科创产业带,开创新型的开放式产业会客厅

  “漕河泾—北莲花—南紫竹”处于20公里超级科创产业带上,这个多领域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核心布局在低空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未来赛道,聚集先锋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丰富的可能性。

  低空经济领航,民用航空全产业链崛起,强化高端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助力上海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创新枢纽,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向万亿级规模迈进。产业集聚:中国商飞、航发商发、中航机载等龙头企业形成覆盖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模拟器等关键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奠定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基础。

  未来能源示范基地,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支撑上海“双碳”目标实现,打造智能电网、储能技术、零碳园区等示范场景,引领可持续城市发展。生态集群:宁德时代等1300余家绿色科技企业汇聚,聚焦核电、光伏、氢能、风电四大领域,构建千亿级未来能源产业生态。

  人工智能创新,智能制造全球标杆,以AI赋能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塑造“上海智造”新名片,成为长三角工业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力。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百亿。落户代表性企业有: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星云智慧机器人有限公司等。

  智慧医疗领域成为全球健康科技枢纽,通过“医疗+AI”重塑产业价值链,推动上海跻身全球医疗科技高地,助力中国智慧医疗标准与国际接轨。医疗创新中心未来将形成头部企业集聚集研发、设计、展示、办公、测试、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示范园区。

  “漕河泾—北莲花—南紫竹”科创产业带未来将入驻100多家五百强企业,引进80万全球高智人才,全面打造产业、人文、生态、休闲、居住高度融合的“开放式产业会客厅”。保利·光合TOD大城占位北莲花核心,作为综合服务城市运营商,是“缝合产业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产业链闭环”的重要角色。


立鼎证券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