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周报:“数字中国”建设迈入新阶段
本周焦点:2025 年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10 周年,“数字中国”建设迈入新阶段。自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3月 31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了我国“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系列成效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数字中国建设提档加速: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取得长足进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
数字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60万人,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改革主线:我国数据资源生产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预计超20%;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 1600亿元,同比增长30%。
我们指出,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下一阶段“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仍是发展重点。应着力打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通过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数据流通交易等措施,进一步落实“实数融合”,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国内动态:各地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建设。国家层面,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地方层面,江苏省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培育壮大数据企业专项政策、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城市全城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上海市、江西省等出台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
全球动态:“逆全球化”与“区域合作”并行。(1)各经济体为提升本国AI竞争力竞相出台管制政策,日本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美国 TikTok 被禁风险悬而未决。(2)各区域内部加速推进数字治理,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欧盟委员会系列会议、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会先后召开。
产业动态:OpenAI宣布完成一轮私募融资。OpenAI本轮融资金额达400亿美元,公司估值在融资完成后达到3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融资之一。公司将使用新资金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研究,扩大计算基础设施,为ChatGPT用户开发更强大的工具。
技术动态:AI大模型及应用取得新进展。OpenAI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全新开源推理模型,Meta推出Llama 4系列模型,开源模式推动大模型开发者生态。智谱发布Agent产品"AutoGLM沉思”,Midjourney测试最新一代图片生成模型V7,AI应用实现再进阶。
智库动态:关注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A1技术全方位渗透全球社会经济活动,研究者开始关注其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拉动作用。IMF最新工作论文测算指出,欧洲各国AI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益整体较为温和,5年内累计约 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