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材料需求系列报告之二:3D打印赋能人形机器人升级迭代

股票资讯 阅读:12 2025-04-10 16:40:25 评论:0

  3D打印行业快速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伴随3D打印技术工艺不断进步,3D打印市场发展迅速,202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据《Wohlers Report2024》预计2025年将达到277亿美元,2021-2025年GAGR为16.1%;2023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已达367亿元,2019-2023年CAGR约23.45%,据中商情报网数据,预计2024年突破400亿元。从3D打印产业细分产品来看,3D打印原材料占比17.04%,打印装备占比22.42%,打印服务占比40.09%,其他占比20.45%。近些年来,3D打印效率持续提升推动下游应用从传统航空航天领域快速向汽车、消费电子等民用领域拓展,2023年前四大领域分别是汽车占比14.4%,消费电子产品占比14.0%、医疗占比13.7%、航空航天占比13.3%,消费类需求占比显著提升。伴随3D打印应用持续拓宽,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3D打印有望深度赋能。人形机器人由感知、决策、控制、执行四大模块构成,目前人形机器人正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和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驱动着各个模块持续升级迭代,但也面临技术瓶颈、成本和安全等多方面挑战。传感器的感知精度、电机的高效动力输出和精准力度控制以及减速器的传动效率精度提升都受到了设计端、材料端、工艺端的限制。3D打印工艺具备一系列优势特点,有望持续赋能人形机器人升级迭代。1)3D打印技术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结构件制造,包括手臂、大腿、关节、肩部/胸部骨架、外壳等,凭借适合复杂结构制造、一体成型设计和轻量化材料应用的优势,有助于在满足强度及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零件重量,简化零部件的装配过程,并提升系统可靠性。2)3D打印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结构组织/仿生组织制造,利用3D打印支持多种材料的特性,3D打印可以打印柔性皮肤、类似肌肉的结构提升人形机器人的仿生性。3)3D打印技术还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重要零部件的升级迭代,如铂力特通过3D打印工艺简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材料损耗,有效控制了成本,成功赋能六维传感器实现感知升级。4)3D打印在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端还可实现快速原型设计,缩短研发周期,助力人形机器人更新迭代。5)3D打印还能够匹配人形机器人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包括核心零部件、外观件的定制化需求。6)3D打印技术还可以针对人形机器人的散热需求进行散热通道的设计制造。综合来看,人形机器人高智能化、高性能化发展趋势和技术要求适配3D打印工艺特性,3D打印在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人形机器人持续往智能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对于设计、材料、制造工艺都提出了很大挑战,3D打印工艺持续进步从设计端、材料端、工艺端等开拓了人形机器人制造新思路,有望深度赋能人形机器人升级迭代历程。我们推荐国内3D打印金属粉体龙头有研粉材,同时也建议关注国内3D打印设备龙头铂力特(军工、机械组联合覆盖)、华曙高科。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放量不及预期,材料应用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民生证券 邱祖学,李挺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