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中美关税政策持续扰动,建议关注非美出海及进口替代机会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4-14 09:50:09 评论:0

  行业观点

  中美关税政策持续扰动,建议关注非美出海及进口替代机会

  自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34%的所谓“对等关税”以来,对于关税税率及医药商品豁免政策反复调整,而中国积极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截至2025年4月11号,中美双边商品贸易关税税率均已调整至125%,中方表示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而2025年4月11日美国当地时间晚间,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宣布对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豁免征收“对等关税”,预期给后续中美关税政策方向持续带来不确定性。介于中美关税政策调整频繁,预期短期将持续扰动中美医药商品贸易,而以美国以外市场为主要出口方向的出海企业影响较小,如科兴制药、汇宇制药等

  行业观点

  中国对美加关税有望推动部分美国产品市占率较高的生物医药产品进口替代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血制品:血制品行业2024年Q4起由于供需错配价格相对承压,此次进口关税追加突发落地或将短期影响产品供给,血制品价格有望维稳上行,中长期提高国产产品的市占率。国内进口白蛋白市占率较大,其中美国为国内进口白蛋白主要生产国,关税成本或将由进口企业承担,进口厂家后续进一步降价空间较低,整体白蛋白价格或将企稳回升,国产白蛋白市占率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卫光生物、华兰生物等。

  医疗器械:中国反制政策叠加反倾销调查(如CT球管)后,预计部分依赖于北美生产的国产化率较低赛道加快国产替代进程:1)电生理领域国产化率较低,但头部强生、雅培、美敦力的电生理生产基地遍布全球,而目前PFA导管预计生产主要在美国,有望加快部分国产替代;2)反倾销调查的CT球管是高度对美依赖产品,尤其是高端CT球管、目前只能从美进口,部分国产企业如奕瑞科技、联影医疗等已经开始有所突破;3)医学影像领域仍具备国产提升空间,目前来看GPS在国内均建有生产基地,而GE目前国产工厂可供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仍有部分依赖,预计可加速相关国产替代;4)基因测序领域,过往由于商务部禁止进口illumina政策加快了国产替代进程,预计关税落地后将整体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利好华大智造等头部企业;5)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等高值耗材领域,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依赖强生美敦力等美资企业,预计关税限制下加速国产替代;6)手术机器人领域,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高,美国生产为主,具有上海基地,预计加征关税后或会加速部分国产替代。7)隐形正畸矫治器领域:隐形矫治领域国内目前美国品牌隐适美市占率较高,隐适美在资阳设有工厂,但是原材料方面或仍依赖于美国进口,如原材料仍需进口,则受关税影响,国产品牌时代天使、正雅等存在国产替代空间。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奕瑞科技、华大智造、时代天使等。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

  “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以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建议关注百济神州、东诚药业、九典制药、云顶新耀、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千红制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

  “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长期机会,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科兴制药、同和药业、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

  “设备更新”主线: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强对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支持,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消费复苏”主线:消费提振政策的影响下,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昊海生科等。


平安证券 叶寅,倪亦道,韩盟盟,裴晓鹏,何敏秀,王钰畅,曹艳凯,臧文清,张梦鸽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