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周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加速我国IT自主可控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本周(2025.4.7-2025.4.11)申万计算机行业指数下跌5.79%,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年初至本周五(4月11日),计算机行业累计下跌0.25%,跑赢沪深300指数4.43pct。
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自主可控大势所趋。本周中美关税博弈持续激化,美国于4月10日将针对中国ICT产品的关税税率提升至125%,而中国同步将美国进口商品的加征税率提高至同等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IT产业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升。本周我们梳理了我国基础软硬件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并和国外主流产品进行对比:
1)CPU:根据IDC,24Q3中国服务器CPU市场中,国产厂商市占率约为23%,Intel和AMD合计份额仍高达77%,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华为鲲鹏、海光信息的CPU产品性能可对标国际主流产品,替代潜力较大。
2)AI芯片:根据IDC,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超过270万张。其中,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货量约82万张,约占30%,其余70%份额仍被国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华为昇腾、海光、寒武纪等产品持续加速迭代。
3)操作系统:桌面端,据statcounter数据,截至2025年3月,桌面操作系统中Windows市占率仍高达80%。国产桌面操作系统主要玩家包括麒麟、统信、中科方德等。移动端,鸿蒙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操作系统,原生鸿蒙应用生态不断繁荣,预计5月将推出鸿蒙PC。
4)数据库:根据IDC,在2023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本地部署)市场中,Oracle、微软、SAP、IBM四家国外老牌厂商占比超过37%。华为以14.42%的市占率位居第二位,达梦数据占比为7.45%,位居第四位。
5)AI模型及应用:根据LiveBench最新榜单,全球大模型评分排名前十的模型中,DeepSeek-R1和阿里QwQ32B分别位居第六和第八位;应用层面,2025年3月,我国的夸克、豆包、DeepSeek、元宝、Talkie AI等多款AI应用跻身全球排行榜前十。
投资建议:关税背景下看好当前科技行业自主可控趋势,重点推荐海光信息、金山办公、科大讯飞、中国长城等。
风险提示:信创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