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之宣城篇:融金聚力兴智造 九曲水阳竞奔流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4-16 20:44:38 评论:0

  宣城市立足长三角区位优势,积极落实““2+3+4”产业链专班““七个一”工作机制,聚焦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繁荣。本报告重点关注宣城两大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总体布局、技术趋势、市场趋势进行分析,为企业家解读安徽省产业政策规划、为投资人挖掘产业投资机遇、为政府机构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

      差异化布局,深度融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全链体系

    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 年全市汽车零部件产值高达850 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超宣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4%以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宣城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通过差异化布局,深度融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布局已覆盖从上游模具、原材料加工到中游传动件、密封件、车身结构件,再到下游““三电”系统“ 电池、电机、电控)及智能网联部件的全链条体系,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跟进、配套企业协同”的产业集群。

      “创新体系+龙头引领”双轮驱动,加速抢占智能电动车“新赛道”

    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累计投入2.8 亿元建设"宁国智谷"创新综合体,同时通过“人才团队+资本+政策”协同机制,截至2024 年7 月,引进27 个高层次科技团队,撬动近5 亿元产业资金,同步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6 家;推动360 余家企业与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实现中小企业技改全覆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矩阵。此外,宣城宁国经开区先后招引了宁森“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桑尼泰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数字化生产基地项目”以及郎歌“年产4 万吨高性能汽车漆 涂料)”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项目,加速抢占新能源汽车“新赛道”。

      “外引龙头、内育生态”,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技术高地

    宣城市将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产业确立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以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为目标,通过“外引龙头、内育生态”的双向发力,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技术高地和产业标杆。2024 年,宣城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 亿元,同比增长74.4%;全市新能源产业签约项目50个、协议投资595.3 亿元;开工项目34 个,投资额498.5 亿元、增长117.8%。

      宣城市光伏产业已实现全链条技术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构建多技术矩阵

    宣城市依托头部企业华晟新能源“ 全球产能领先异质结电池组件企业)和固德威“ 光伏逆变器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1)在光伏领域形成了以异质结叠钙钛矿技术为前沿突破点,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2)在储能方面,通过推进固德威10GWh 储能电池、吉利30GWh 动力电池、青钠科技钠离子电池三大基地建设,以及2024 年阳光新能源62 亿元半固态电池项目落地,形成锂/钠/固态电池技术并行发展格局。

      风险提示

      逆全球化加剧,贸易摩擦上升;市场需求疲弱,产业升级速度放缓;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乐/汤静文/陈烨尧/花冠/黄轩辕 日期:2025-04-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