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导(688122) 2024年报点评:超导产品、钛合金业务快速增长,行业需求回暖业绩快速修复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4-24 22:49:39 评论:0

  西部超导(688122)

  投资要点:

  西部超导4月22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2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6.44%;扣非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12.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6亿元,同比增长176.29%;报告期内,西部超导基本每股收益为1.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2%。公司2024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6.5元(含税)。

  钛合金、超导产品稳健增长,四季度需求回暖业绩明显恢复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2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6.44%;扣非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12.94%。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77亿元,同比增长28.64%;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增长16.09%;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同比增长51.38%。

  2025Q1营业收入10.74亿,同比增长35.31%,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增长53.85%,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同比增长52.73%。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随着行业需求回暖,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2024年报分业务看:

  1)高端钛合金实现营业收入27.52亿,同比增长9.8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66%。2024年完成高端钛合金产品销售7909.63吨,同比增长8.95%,平均单价34.79万元/吨,同比微增长0.84%。

  2)超导产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同比增长32.4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26%。2024年完成超导产品销量2343.82吨,同比增长32.46%,平均单价55.64万元/吨,同比小幅下滑约3.2%。

  3)高性能高温合金营业收入3.27亿,同比增下滑31.0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9%。2024年完成高性能高温合金产品销量1198.46吨,同比下降27.86%。平均单价27.29万元/吨,同比下滑约4.4%。

  钛合金、高温合金毛利率上升明显,公司2024年报毛利率净利率小幅上升

  2024年报公司毛利率为33.55%、同比上升1.6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8.99%,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5.45%,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业高端钛合金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4.26个百分点。

  2024年高端钛合金业务毛利率38.67%,同比上升4.26个百分点;超导产品毛利率30.22%,同比下降4.17个百分点;高性能高温合金业务毛利率22.25%,同比上升6.39个百分点。

  国防需求恢复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拐点,钛合金、高温合金、超导多产线发展驱动成长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NbTi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在超导产品领域,公司超导业务订单持续增加,随着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建设完成,公司超导线材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交付的产品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完成国内核聚变CRAFT项目用超导线材的交付任务,并开始为BEST聚变项目批量供货,产品性能稳定。Nb3Sn超导线材和MgB2高温超导线材性能取得新突破。

  在高端钛合金材料领域,公司钛合金产品的研发和多个产品通过设计所组织的装机评审。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急需,公司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锻坯、板坯和丝棒材,海洋、兵器、核工业等领域钛合金研制任务进展顺利;高端钛材在直升机、无人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兵器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为公司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和新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高温合金领域,公司高温合金二期熔炼生产线建成投产,此外,公司自主设计建成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突破了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技术,多个主要牌号通过“两机”、航天型号等用户产品认证,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突破了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稳定性控制技术,性能匹配良好,获得了型号供货资格。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用高温合金已经基本完成应用考核评价。

  公司核心业务钛合金、高温合金等主要应用于国防行业,2025年随着十四五进入收官阶段,国防需求有望快速恢复,带动公司核心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从中长期需求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内重点型号任务增加,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将带动高端钛合金等新材料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载人、无人潜水器实现产业化,将带动深海油气勘探、资源开发,海工装备制造和升级等新增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新材料的应用。高端钛合金、超导产品、高温合金产品中长期看应用空间广泛,成长潜力较大。公司三条业务线技术积累深厚,产能布局良好,未来随着这些新材料在国防、能源、海工等各领域应用渗透有望实现稳健成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9亿、71.64亿、84.57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3亿、12.78亿、15.51亿,对应的PE分别为30.42X、24.35X、20.06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2:国防行业需求不及预期;3:公司募投产能项目进展不及预期;4: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