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专题:集采常态化推进,关注创新赛道的国产化率提升机会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4-25 18:23:27 评论:0

  投资要点

  耗材集采持续深化推进,部分赛道影响出清

  2024年耗材集采持续深化推进,24年底或25年初逐步落地,25年即将进入执行阶段。目前来看,高值耗材领域大品种集采多已落地,冠脉支架、骨科、人工晶体等大品种已开展全国集采,电生理、生化、弹簧圈、吻合器、种植牙等已进行大范围联盟集采,其规则设计多带有复活机制,降价幅度预计可控,降价影响和基数因素多数出清。2024年集采继续深化,重点覆盖了过往较少集采的介入领域,包括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微创介入耗材等,并对化学发光集采进行持续覆盖,预计将对25年相关赛道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机会。

  24年集采延续温和态势,耗材集采压制有望减弱

  24年高值耗材国采+联盟集采均已落地,相关规则较为温和,部分领域存在国产替代机遇,如国采外周支架集采设置最高有效申报价,可二次报价、复活中选;而安徽牵头开展肿瘤标志物等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采购同样降价五折即可中选,国产企业积极中选,有望改变进口主导的格局等。从后续耗材集采趋势上来看,1)耗材规则相对温和,并且针对不同品类特性,集采规则趋向精细化;2)省级联盟加速向全国性采购升级,“一地集采、全国降价”新局面正在形成;3)耗材续约降价幅度低,甚至存在提价可能性,集采对板块的长期价格压制有望减弱。

  投资建议:后集采时代,建议关注集采压制较小且具备创新和成长性赛道。

  高值耗材集采趋于常态化温和化,2025年全国联采有望加速覆盖,提升相关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此外2025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支持创新器械发展,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相关创新性产品有望迎来更好的支付环境,获得更快发展。建议关注相关已经集采大范围覆盖的赛道如骨科、电生理等,国产化率偏低、集采有望带来份额提升机遇的赛道如IVD、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等赛道。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降价超预期、竞争加剧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风险。


平安证券 叶寅,倪亦道,裴晓鹏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