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学习心得:以我为主和底线思维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26 16:59:41 评论:0

  4 月25 日,政治局会议召开,充分肯定了一季度经济的向好态势,同时指明经济回升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在政策基调上,着重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扩大内部总需求是对冲外部扰动和内部低通胀的最重要抓手,后续政策落地将继续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本次政治局会议的主要增量政策如下:

      1、政策定调:“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本次会议直面现实问题,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原则,即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为政策导向,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完善,就业、民生、提高收入等方面的政策的落地节奏有望加快。

      本次会议要求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既定”和“储备”说明当前政策储备充足,为应对“超常规”风险,宏观经济或保持适度超前发力。

      2、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同时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后续财政政策有望延续“靠前发力”,今年一季度财政加速发力已经比较明显,二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一些其他的超常规财政工具(超长国债及配套信贷、化债资金等)也有望继续提速。在外贸纾困和企业减负等方面,财政可能也将和其他配套政策协同发力。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本次会议再次强调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我们认为二季度降准的概率可能更高。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方向上明确了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几大领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对稳内需(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房地产纾困、稳外贸和企业减负等当下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3、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本次政治局会议从需求端、供给端两方面着力扩大国内消费。消费的需求端,再度强调提高居民收入,本次重点强调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2025 年,城  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宣布上涨20 元,中央基础养老金从目前的123 元提高到143 元。后续农村居民社保标准等方面的政策优化也可能尽快落地。

      消费的供给端,本次政治局会议着重强调的领域为服务消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 年重点任务之首。3 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提振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4 月16 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要求进一步完善“1+N”政策措施体系,“1”指《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N”指各部门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出台若干政策措施。这篇署名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领域为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冰雪经济、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数字消费、旅游业、体育赛事经济、中医药健康发展等,相关领域有望迎来更多细化的具体增量政策支持,可能存在一定的市场机会。

      “两新两重”方面,要求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去年以来,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大件消费仍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

      消费的金融支持方面,本息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其他政策方面,主要是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4、稳外贸:政策发力重点为帮扶困难企业

      本次会议着重强调对于困难企业的帮扶,抓手在于加强融资支持和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具体措施来看,我们认为外贸纾困基金、稳外贸再贷款、出口退税等方面的金融财税措施有可能加快落地实施。4 月15 日李强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提出,要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做好国内外标准衔接,搭建外贸优品拓内销平台,培育外贸企业自主品牌,建立直达企业的政策宣介机制,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后续“出口转内销”等方面也有望出台更多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在保民生领域,本次会议要求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有望进一步减缓外贸企业的困难。

      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服务。在国际上,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5、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化债和房地产重点发力化债方面,要求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地方化债发力有助于将更多资源倾向于民生和扩内需,解决拖欠企业欠款可能或将助力企业纾困和提升工资性收入。

      房地产方面,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本轮房地产政策在去库存、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这个方向上持续发力,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及保民生的重要抓手。“收储”将成为后续的重点发力方向。4 月15 日,李强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指出,“要  落实好各项相关政策,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并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这个表述,后续在收储过程中的价格卡点可能有所打通,有利于在收购过程中促成更合适和收购价格。后续“收储”的资金来源也可能更加丰富。

      6、新质生产力:延续政策表述,持续培育壮大经济长期增长动能依赖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涉及国家安全与国际竞争力,要更加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表述延续此前重要会议的表态,持续培育壮大,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标准引领,规范竞争秩序。

      本次政治局会议整体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同时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为应对“超常规”风险完善增量政策储备,释放出较强烈的扩内需政策信号,也为后续政策落地指明方向,整体来看有望对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有力的支撑。近期关税战稍有缓和,国内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资金持续支撑市场,再加上财报季即将结束,目前市场存在相对较好的投资性价比。配置方向上,可以沿增量政策的发力方向进行布局。

      (1)“扩内需”受益方向:大消费板块整体具备相对估值优势。家电、汽车、医药等受益于“扩消费”政策提振的行业则有望持续受益。叠加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出行、餐饮服务、商贸零售等板块具备短期机会。

      (2)避险方向:外部风险仍未消退,仍建议适当布局避险资产以及股市中的红利板块(公用事业、银行等)来分散风险。

      (3)科技和自主可控:科技自主可控是应对外部风险的核心防线。重点关注国产替代(芯片、量子科技)、新兴产业(卫星、机器人)、内需驱动(消费电子、医疗)领域、战略资源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波动风险等。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汪毅/王小琳 日期:2025-04-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