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点评:乘风好去
事项:
2025 年5 月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行两局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平安观点:
一、货币政策“三箭”齐发。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三大类共十项。1、降准等数量型政策:降准0.5 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加强两类机构对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的信贷供给能力。2、降息等价格型政策:降低政策利率OMO 和LPR 利率10bp,降低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体现货币政策对信贷总体、重点领域及房地产止跌企稳的支持增强。3、结构性货币政策:增加3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两新”,设立5000 亿元再贷款加大对服务消费及养老的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 亿元支持涉农、小微及民营企业,合并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科创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本次推出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支持的强度、适配性和精准性明显提升。在总量层面,货币政策“双降”实现量价双重支持,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在结构层面,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及养老消费、涉农小微及民营企业、资本市场等领域,同时通过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二、降准降息恰逢其时。首先,是对经济内生动能的有效激发。历史上,货币政策集中发力能够有效开启“社融增长—投资回报率上升”的正循环,通过将贷款利率降至企业投资回报率之下,对企业投融资意愿形成充分刺激。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体现了民间投资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公共领域参与度提升、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等积极变化,贷款利率的下行有利于提升民间投资积极性。其次,是对财政发力的更有力配合。考虑到今年政府债券发行增长较快,我们测算表明,假设今年货币政策配合使政府债券利率以与去年同样的斜率下降,全年政府债利息支付占2025 年广义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也将上升至9.2%(去年为7.8%)、占广义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也将升至6.1%(去年为5.7%)。政策利率下调将减轻政府债付息对广义财政的占用,拓宽财政政策的空间。
三、资本市场反响积极。股票市场方面,5 月7 日上证指数强势高开,成功收复前期失地,已接近于2025 年4 月3日的水平。宏观政策及时、精准、有力对冲,作为“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充分体现出政策的积极效果。4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可对资本市场葆有更多信心。债券市场方面,新闻发布会召开后,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化,短端与长端此消彼长。短端国债及资金利率明显回落,体现流动性环境更趋合理充裕;长端国债存在一定幅度的上行,缘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的上修。随着5月8 日OMO降息,5 月15 日降准的正式落地,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望进一步下移,助力降低政府部门融资成本,为财政发力提供更有力充分配合。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