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简评报告内需新方向(3):生育补贴怎样做更有效?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8 00:24:59 评论:0

  核心观点

      我国生育支持政策顶层设计始于2021年5月政治局会议,此后各地纷纷跟进细节政策。政策要求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未来生育相关政策将构成中国内需政策的重要版图。

      从已有实践经验看,地方生育补贴政策效果有限,主要症结在于三点:①针对一孩补贴过少(一胎生育率贡献最大、近年下滑最快,同时也最需补贴);②地方补贴力度不足,缘起既有财政体系下地方政府激励兼容未得妥善解决;③地方补贴割裂(表现为强调父母户籍)和人口流动之间矛盾并未有效解决。

      未来生育补贴或可在三个维度上做出改善:①补贴重心从三孩转向一孩,改善初育体验与再生育意愿;② 加大生育补贴力度;③中央统筹生育补贴,探索地方激励兼容的生育补贴模式。

      信息或事件

      3 月5 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4 月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促进生育的政策建议

      生育补贴政策重心从三孩转向一孩,改善初育体验。

      由于我国生育率走低主要是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提升一孩生育率应是政策主要考量。

      此外,生育一孩的群体相对更加年轻,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相对更低,现实层面也更需要政策支持以调节  生育前后经济压力的显著变化。

      同时,初育体验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二孩、三孩再生育意愿。

      加大生育补贴政策力度,切实缓解生育养育成本。

      不少地区的生育补贴甚至不足当地月收入水平,显然无法影响生育决策。部分地区生育二孩补贴虽过万元,但相比养育成本仍是杯水车薪,较难影响生育决策。

      而最早出台大力度补贴的天门,2024 年发放鼓励生育基金约6000 万,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 亿的约2%。如各地均按2%这一标准实施,则2024 年全国需投入2340 亿元。

      中央统筹生育补贴,地方出台特色政策,实现激励相容。

      由国家层面出台生育、养育补贴政策,根据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其他规则进行差异化补贴,一方面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消除户籍等各类政策障碍,对生育人群全面覆盖,真正实现生育友好型社会。

      地方层面则出台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产业深度融合的补充性生育支持政策,如天门发放大额购房券,即提高出生率又拉动了楼市,2024 年天门房地产开发投资23.4 亿元,同比增长6.5%,商品房销售76 万平米,同比增长6.3%,均排名全省第一。

      风险分析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恢复水平有限,未来延续低位震荡,还是能继续向常态化增速靠拢,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持续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受限。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君芝/王泽选 日期:2025-05-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