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现924及增量举措
摘要:
继去年924 一揽子金融政策之后,5 月7 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再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出台新一轮一揽子金融政策。央行宣布了降准降息、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工具等十项措施;金融监管总局将于近期推出稳楼市、稳股市、稳外贸等八项增量政策;证监会围绕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出台了系列举措。
一、本轮一揽子金融政策的特点
本轮一揽子金融政策是对425 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宣布的稳市场稳预期组合政策,具有全面、及时、落地快的鲜明特点,降准降息等一系列举措意在稳定楼市股市资产价格、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以此来对冲关税冲击可能引发的外需下行。
从全面性看,总量与结构性政策并存,数量与价格型政策工具并存,同时至少涉及五个方面:房地产、股市、服务消费、科技创新、纾困企业。还有个特点就是落地快,7 号宣布降准降息,8 号实施降息、15 号实施降准。
二、与上一轮924 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异同
相同点在于政策目标均是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924 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市场均给予了积极回应,9 月24 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收涨4.15%和5.54%,5 月7 日二者分别收涨0.8%和0.51%。
不同点有:一是经济背景上,上一轮政策出台时出口仍较景气,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房地产、消费等内需不足,社会预期持续低迷,上证指数跌至2700 点左右;当前楼市和股市相对平稳,主要矛盾转向美国对华大幅加征关税对出口的巨大冲击,当然,社会预期和内需尤其是消费仍有待进一步提振。这也体现在股市反应上,本轮政策出台当日股市涨幅小于上一轮,背后是市场预期较上一轮已明显好转。
二是政策举措上,上一轮意在快速提振经济和预期,举措更直接且力度更大,例如针对楼市和股市,显著下调存量房贷和新发放房贷利率,降低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创设两大全新的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本轮则更偏向于防范经济下行压力,除了与上一轮相似的降准降息、稳楼市稳股市以外,还高度重视提振消费、稳外贸、企业纾困、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预留了部 分政策空间,例如上一轮降息0.2 个百分点,本轮降息0.1 个百分点,但央行行长也表示:“未来,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各项工具使用效果,还可以扩大工具规模、完善工具政策要素,或者创设新的政策工具。”三、作用与影响
1、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态势。降准降息后,居民部门房贷付息压力降低,购房意愿提高,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降准后的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更低、贷款能力更足,能够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2、稳定资本市场。央行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必要时增持股票指数基金,释放明确的信号,有利于提振信心、提高风险偏好,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同时降准降息支持实体经济基本面,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
3、提振服务消费,释放消费潜力。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当前居民服务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超过50%,而且潜力很大,文旅娱乐养老健康等发展型消费具有巨大需求。
4、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连同财政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平衡。
5、纾困救助受关税战冲击的企业和上市公司,稳就业稳企业。银行保险业更大力度支持关税战受冲击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和保险赔付支持;对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等方面的监管更加包容。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超预期、稳增长政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