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报告:还有哪些货币政策值得期待?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9 13:49:13 评论:0

  2025年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呈现总量与结构双重发力。政策的实施路径和落地时间符合我们4月20日发布的报告《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中的判断。站在当下时点,本篇报告试图回答一个市场的核心关切,507推出的十项货币政策是否意味着宽松预期的全部兑现,货币宽松会按下暂停键吗?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507可以被视为货币政策走向实质性宽松的宣告,但并非宽松的顶点,未来1-2个季度持续的宽松政策将陆续推出,可能的路径包括进一步的降息降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推出、PSL的重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扩张。

      如何理解适度宽松的政策内涵?时隔14年如何理解当下的适度宽松?507 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给出了预期指引。当下的适度宽松主要包括三个政策内涵:第一,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主要指向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这意味着市场应该给予2025年信贷供给端的发力以及央行的稳健扩表更多的期待;第二,货市政策框架是内外兼顾下的相利快择,基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排序的改变,政策工具的运用相应做出动态调整;第三,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从量来看,指向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从价来看,指向实际利率需低于自然利率。货币宽松不会因此暂停:

      货币政策之所以在507走向实质性宽松,是因为内外兼顾相机择,货币政策优先目标从汇率稳定和金融稳定转向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从内部来看有两条主线:一是未来1-2个季度,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压力会逐步显现;二是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的需要,二李度重在加快落实现有的财政政策,而三季度我们预期会有增量的1.5方亿到2方亿的财政政策推出,可以预计的是未来1-2个季度政府债券将保持密集发行节奏,需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从外部来看,美联储短期仍倾向于“硬数据依赖”的路径,这也意味着降息难以在上半年出现,基准假设下,三季度美联储依然会再次开启降息,这将为中国货币宽松创造更为顺风的环境。综上所述,货币宽松并不会因507一揽子政策的推出而暂停,未来1-2个季度宽松的路径可能包括:

      降息:我们测算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显著高于自然利率,未来1-2个季度持续增加的物价下行压力将进一步推升实际利率,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上升。5月降息10BP,幅度较924更为温和,主要受到汇率制约,下次降息的时间窗口可能在三季度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之时。

      降准:一方面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将对降息构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公开市场操作买人国债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更为直接,避免长债过于快速下行仍是央行的重要关切,降准是更为优先的宽松工具。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0%,市场认为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下限为5%的隐性要求已  被打破,未来全面降准的空间已释放至600BP。三季度50BP的降准仍有望落地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507发布会虽然未详细提及,二季度仍有望适时推出。刺激消费虽然排在政策首位,但拉动有效投资仍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政策性金融工具作为准财政工具,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周期,拉动有效投资的政策选择。意在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其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消费基础设施、“两新”、“两重”等。

      重启PSL:507调降PSL利率25BP是重要政策信号,PSL有望重启扩张,成为央行为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工具,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协同发力。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扩张:聚焦科技、消费、外贸、楼市、股市,创设或优化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对投资的影响: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资产的长坡厚雪,看好“抗差”逻辑下中国资产的表现。

      权益:中国“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与来自外部的冲击形成有效对冲,基本面有望保持稳定,叠加货币政策走向实质性宽松,中国股票市场将保持回升向好势头。看好红利+硬科技的哑铃策略以及服务消费的空间。

      固收:外部的不确定性百显固收市场的避险属性,但股市如果能够保持较高活跃度,债市表现更多取决于货币政策。货币金融环境将呈现宽货币和时滞的宽信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探至1.5%。

      汇率:短期人民币可能在7.2-7.3区间震荡。中美利差仍然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坚实基础,汇率定价将从贸易视角(经常账户顺差)转尚更加综合的基本面视角(经济韧性)。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章俊/张迪/詹璐 日期:2025-05-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