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进出口数据解读:关税冲击下的出口韧性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5-09 17:45:35 评论:0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4月进出口数据:4月我国出口商品315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8.1%(前值12.4%),过去十年出口增速季节性均值为1.8%。进口2195亿美元,增速-0.2%(前值-4.3%),过去十年进口增速季节性均值为-0.3%。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前值1026.4亿美元)。

    4月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维持较强韧性,一方面关税变动扰乱全球贸易环境拖累出口增速,另一方面转口贸易与低基数效应带来支撑:一是关税冲击效应开始显现。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9日起美国对中国关税率显著上升,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据货柜追踪服务业者Vizion数据显示,4月28日当周,从中国到美国的TEU运量环比暴跌42.7%,这是2025年以来的最大单周降幅,并且在4月的多个星期内同比下降了近50%,这表明存在严重的贸易中断和采购转移。二是关税扰动拖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4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外需景气度回落也体现在出口新订单上,4月我国PMI出口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至44.7%(前值49%)。4月16日WTO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显示,受美国关税战及各国贸易政策不确定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将陷入严重萎缩之中,同比降幅或将达到0.2%—1.5%之间。三是转口贸易保持韧性。4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环比上涨3%,同比上涨7.3%;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3.2%,同比上涨5.6%,表明出口整体仍有一定韧性。其中4月份我国对越南出口增速22.5%(前值18.9%),对应越南出口增速21%(前值13.2%),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高增长,部分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四是低基数效应支撑。过去五年出口增速季节性均值为2.2%,过去十年出口增速季节性均值为1.8%,去年4月同比增速为1.3%。

    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东盟仍是主要支撑:4月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出口同比增速为-21%(前值9.1%),拖累出口增速3个百分点。中美关税冲突使得美国进口商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前期抢出口效应告一段落。根据中国日报网4月16日引用美国媒体CNBC最新调查结果,在120家受访企业中,89%优先取消订单,61%转向东南亚等低关税产地采购,61%企业宣布调涨售价。

    对欧出口增速小幅下行,同比8.3%(前值10.3%),拉动出口增速1.2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欧盟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4月份欧元区PMI指数为49%(1-3月分别为46.6%、47.6%和48.6%),后续对欧出口有望保持一定增速。对东盟出口增速上行至20.8%(前值11.6%),贡献出口增速达到3.5%(前值2.2%)。其中对印尼、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口增速分别达为36.9%、27.9%、22.5%、14.9%、14.9%和7%。4月份越南出口增速21%(前值13.2%),亦对应着我国对其两位数的出口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关税冲突下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高增长的态势。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上行至7.8%(前值6.7%),对韩国出口同比下行收窄至-0.3%(前值-0.9%),对应韩国4月份出口增速为3.7%,较前值(3.1%)小幅回升;对印度出口同比小幅回落至21.7%(前值为27.3%),4月印度PMI小幅上行至58.2%,连续两个月环比改善;对俄罗斯出口增速转负小幅降至-2.7%(前值1.9%);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回升至8.8%(前值7.8%);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上行至15.5%(前值7.9%)。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修复上行:(1)4月份机电、高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10.1%(前值1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6.5%(前值7.3%),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转负至-1.7%(前值9.1%);(2)集成电路20.2%(前值7.9%)和汽车包括底盘4.4%(前值1.7%)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行;通用机械设备17%(前值24.9%)、汽车零配件6.4%(前值12.5%)、家用电器-2.9%(前值12.5%)和手机出口增速-21.4%(前值7.7%),增速均有不同幅度回落;(3)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所有主要类别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

    关税短期带来较大扰动,长期我国出口仍具有利条件:尽管近期关税紧张局势的缓解暂时减轻了全球贸易的压力,包括5月6日贝森特表示围绕对等关税正在与除中国以外的17个国家进行谈判,5月8日美国和英国宣布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5月9至12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访问瑞士期间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经贸高层会谈,然而持续的不确定性威胁着全球增长,对全球外贸的复苏带来负面影响。短期来看,短时间内经贸谈判达成协议概率较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对我国出口带来较大扰动。

    在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经贸谈判历时约1年8个月。从此次瑞士经贸会谈前中美双方的表述来看,双方均否认先行让步的可能性,因此谈判或将会持续较长时间,短期内达成全面经贸协议的概率较低。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2025年出口仍有以下两方面有利支撑:一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支撑出口动能增强。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二是不断扩大、更加多元的开放新格局,同样为出口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年中国对传统欧盟、美国等市场出口金额占比分别较2024年回落0.1和1.2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金额占比则上升了0.7个百分点,拉美和非洲占比共上升0.4个百分点。此外,尽管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我国积极主动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不会改变。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4年12月起,我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待遇,在走出去的同时,我国也主动打开大门,向世界提供大市场和新机遇。

    风险提示:外需走弱的风险;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迪/吕雷 日期:2025-05-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