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4月出口没转负、反而明显正增 如何理解?
事件:按美元计,4 月中国出口同比8.1%,预期0.8%,前值12.4%;4 月中国进口同比-0.2%,预期-6.9%,前值-4.3%;此外,中美将于5月9 日-12 日在瑞士举行首轮会谈。
核心结论:“对等关税”已满月,然而4 月我国出口增速非但没有转负、反而大超预期正增,主因应有三:一是“抢转口”带动我国对东盟等出口超季节性大增;二是对非洲、印度等“新开发”区域的出口高增;三是剔除基数后对美出口降幅不足10%、同样偏强。此外,韩国、越南等其他出口导向型经济体4 月出口也强于预期、主要还是“抢出口”。往后看,预计90 天豁免期内(7.9 到期),我国“抢转口”的逻辑有望持续,预示至少5 月出口可能延续偏强,读数上明显下行可能要等到六七月,但下半年出口大概率明显承压。短期看,美国与各国谈判进展是关键,尤其是中美谈判,其中:5.9-12 中美高层将在瑞士进行首次会晤,按照美方最新表态,短期美国对华关税存在下调可能,但达成全面协议预计还需时间,过程可能也有波折。此外,也要紧盯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盟的合作进展。
1、整体看,4 月我国出口非但没有转负、反而大超预期正增,“抢转口”是主要支撑,韩国、越南等国出口同样强劲。4 月我国出口同比增8.1%,高于Wind 一致预期0.8%;4 月出口环比增0.6%,弱于季节性均值(2015-2024 年同期均值为5.7%)。同时,韩国、越南4 月出口同比分别增3.7%、21.0%,高于前值3.1%、13.2%,可谓同样表现强劲、“抢出口”是主因。客观看,“对等关税”已满月,我国出口增速并未“降档”,主因可能有三:
>“抢转口”抵消了部分对美出口下降:4 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降21.0%,但对东盟出口同比增20.8%,创2023 年4 月以来次高,其中对越南出口同比增22.5%;同时,4 月越南对美国出口同比增34%,4 月贸易模式体现出明显的转口特征。
>对非洲、印度、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整体在两位数以上增长,可能与我国企业在关税压力下,主动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有关。
>4 月我国对美出口虽然大降20.1%(环比3 月下降30.1 个百分点),但基数抬升能解释约13 个百分点,指向实际下滑程度不到10%,明显低于预期,也低于我们跟踪的4 月高频推算的降幅,归因看:一方面可能是4 月9 日美国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才开始实施、且有不少产品不断被豁免,二是可能部分难以找到替代产品的美国进口商,在进口中国商品后暂时存入保税仓库,从而暂时规避了关税冲击。
2、往后看,受90 天暂缓期“抢转口”带动,5 月出口可能仍会不差,实际压力很可能要后移至六七月,但下半年大概率明显承压。当前美国对东盟暂时征收10%的基准关税,相比我国而言处于关税洼地,在7 月9 日更高的对等关税实施前,“抢转口”有望继续,指向至少5 月我国出口可能表现仍然不差。暂缓期结束后,再叠加前期“抢转口”的透支效应,下半年我国出口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3、短期看,美国与各国谈判进展是关键,尤其是中美谈判,紧盯5.9-12 日中美首轮会谈,按照美方最新表态,短期关税下调存在可能、但达成全面协议还需时间,过程很可能也有波折。近期,中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5 月7 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 月9 日至12 日访问瑞士,期间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5 月8 日,特朗普称“美国对中国的145%的惩罚性关税可能会下降”,且可能与总书记通电话。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美方想谈就应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行动”,也就是说,如果美方降低关税,中方可能同意启动实质性谈判。本次会谈传递出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短期下调关税的可能性存在;但达成全面贸易协议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且会面临更多波折。
4、具体看,4 月我国贸易主要有以下特征:
>分国别看,4 月我国对美出口大幅回落,对东盟出口大幅提升,对其他新兴市场出口保持高位。具体看:1)发达国家,4 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降21.0%,为2023 年8 月以来最低,反映关税冲击;对欧盟出口同比增8.3%,保持平稳;对加拿大出口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可能与转口贸易有关。2)新兴市场,对东盟出口同比提升9.2 个百分点至20.8%,反映转口贸易增加;对非洲、印度和拉美出口同比分别增25.3%、21.7%、17.3%,均高于整体出口增速。
>分商品看,4 月机电产品出口仍强于整体,其中:电子零部件、通用机械、船舶出口偏强,家电出口增速回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弱。
具体看:1)电子,电子零部件出口偏强,集成电路、液晶平板显示模组、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同比分别为20.2%、16.0%、12.0%;电脑、手机出口偏弱,同比分别为-1.7%、-21.4%。2)通用机械,出口同比回落7.9 个百分点至17.0%,韧性仍强;3)交运设备,汽车出口同比增4.4%,弱于整体,船舶出口同比增36.1%,强于整体;4)家电,出口同比增速回落15.4 个百分点至-2.9%,与基数提升有关;5)劳动密集型产品,箱包、家具、服装、鞋靴出口同比分别为-9.1%、-7.8%、-1.2%、-0.2%,主因基数提升;此类商品利润空间较小,受关税冲击可能偏大,新增关税影响下,出口可能继续承压。
>进口看,4 月进口降幅显著收窄,同样强于预期,与“抢芯片”有关;结构上,农产品、能源类商品进口偏弱,电子、铜矿进口较强。具体看,4 月进口同比-0.2%,降幅较Q1 显著收窄(Q1 进口同比-7.0%),强于Wind 一致预期-6.9%;环比3.9%,强于季节性均值(2015-2024 年同期均值为-3.0%)。1)电子:4 月进口回升主要由集成电路、电脑支撑,同比分别为11.1%、47.7%,合计拉动进口2.9 个百分点,逻辑可能在于:美国近期可能对电子加征232 关税,因而美国厂商加快囤货节奏,我国作为全球电子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电子进口也大幅增加。
2)农产品:进口同比-17.2%,拖累进口1.5 个百分点;3)能源类商品: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煤炭进口分别同比-9.5%、-13.9%、-39.2%、-39.0%,合计拖累进口2.9 个百分点,主因进口价格下降。
风险提示:地缘博弈超预期;特朗普政策超预期;测算方法存在偏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