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601633)业绩短期承压,新一轮产品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上行
长城汽车(601633)
核心观点
销量波动,一季度净利润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22.0亿元,同比+16.7%,归母净利润127.0亿元,同比+80.8%,扣非利润97.4亿元,同比+101.4%;2025年一季度长城汽车营收400.2亿元,同比-6.6%,环比-33.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5.6%,环比-22.7%,扣非净利润14.7亿元,同比-27.4%,环比+7.9%;25Q1毛利率为17.8%,同比-2.2pct,环比+1.3pct;销量维度来看,公司Q1销量25.7万辆,同比-6.7%,环比-32.3%,海外销量9.1万辆,同比-2.0%,环比-29.5%。结构来看,25Q1坦克销量4.2万辆,同比-14.6%,占比16.4%,同比-1.5pct,环比+0.2pct。
单车盈利相对稳定。费率维度来看,长城汽车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2.3%/4.8%,同比+1.8/0.0/0.2/-2.8pct,环比分别+3.1/-0.6/-0.4/-2.3pct,其中销售费用提升预计系新品渠道营销费用及直营体系投入提升;财务费用率降低预计主要系汇兑收益影响;测算25Q1公司单车营收15.6万元,同比持平,环比略降0.2万元,单车归母净利润0.7万元,同比-0.5万元,环比+0.1万元;扣非单车净利润0.6万元,同比-0.2万元,环比+0.2万元,单车利润同比略有下降预计系1)销量波动影响规模效应释放;2)产品结构原因(坦克销量同比-15%;海外销量同比-2%),但整体看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
新能源战略持续推进,看好产品、技术等维度升级带来销量推动力。1)产品维度:4月二代枭龙max正式上市(上市24小时大订16368台)、全新高山开启预售(高山8和9预售24小时订单破7848辆),Hi4-Z带来新一轮技术周期,看好长城汽车新品周期持续向上;2)技术维度:混动、纯电、氢能三大领域精准投入,推出各项战略及先进技术,发布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Hi4-Z技术有望拓宽客户群;智能化方面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4)出海层面:目前,长城汽车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另外长城汽车出海品类丰富,且持续推进本地化布局(泰国、巴西等),有望推动销量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行业销量下滑风险,新车型销售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考虑行业竞争激烈对汽车板块盈利和销量的潜在影响,下调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长城汽车归母净利润为138.4/162.0/188.1亿元(原预测25/26年为148/170亿元),EPS为1.62/1.89/2.20元(原预测25/26年为1.74/2.00亿元),持续看好长城新能源战略转型带来的业绩上行动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