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看科技(688583) 2024年报&2025Q1点评:中国3D扫描第一股,布局全球市场,业绩稳定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5-12 18:14:40 评论:0

  思看科技(688583)

  事件:公司4月26日公告,2025Q1实现营收(0.87亿元,+26.38%),归母净利润(0.27亿元,+21.23%),毛利率(76.17%,+1.80pcts),净利率(30.97%,-1.31pcts)。2024年实现营收(3.33亿元,+22.41%),归母净利润(1.21亿元,+5.49%),毛利率(75.64%,-2.23pcts),净利率(36.24%,-5.81pcts)。

  国内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先厂商,打破国防军工领域使用的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扫描设备依赖进口局面。公司于2025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深耕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提供高精度、高便携和智能化的三维视觉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教学科研等领域。公司以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研发起步,助力国家制造业“补短板”、“填空白”。当前,公司部分主要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已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手持式及跟踪式通用类三维扫描产品在国内市场市占率位于行业前列。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已设立德国、美国子公司,同时已在东南亚、南美设立本地化服务中心,加强国际化品牌建设。

  持续强化主业优势,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加强产品迭代。2024年,公司营收(3.33亿元,+22.41%)和归母净利润(1.21亿元,+5.49%)稳定提升,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持续拓展海内外市场,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毛利率(75.64%,-2.23pcts)略有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净利率(36.24%,-5.81pcts)降幅高于毛利率下降幅度,我们认为主要系期间费用(1.49亿元,+25.10%)增加所致。

  25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0.87亿元,+26.38%)和归母净利润(0.27亿元,+21.23%)保持快速增长,毛利率(76.17%,+1.80pcts)也有所恢复。公司持续加大对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研发投入,带动研发费用(0.18亿元,+36.57%)大幅增长。

  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研发团队建设,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奠定基础。2024年公司三费费率(26.94%,+0.98pcts)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率(21.65%,+0.03pcts)小幅波动,主要系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0.90%,+1.05pcts)有所上涨,主要系市场存款利率变动及资金管理策略调整所致;管理费用率(6.19%,-0.10pcts)基本保持平稳波动。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多项技术瓶颈,研发费用(0.59亿元,+22.28%)持续增长,研发费用率(17.76%,-0.02pcts)保持稳定。同时,公司新增96项专利申请,组建了由光、机、电、算、软领衔技术人才组成的跨学科研发团队,具备了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此外,公司持续加强人才建设,研发人员数量显著增长,同时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为研发注入更多潜力。

  ODM大客户订单账期及支付工程款致现金流减少。资产负债端来看,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0.44亿元,+134.69%)大幅增加,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及大客户订单所致。

  现金流量端来看,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15.63%)有所减少,主要系公司ODM大客户订单存在账期和收到的部分承兑货款用于支付工程款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8亿元,-237.34%)大幅减少,主要系公司募投项目建设采购和购买存款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募投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公司以33.46元/股首次公开发行17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93亿元,用于建设3D视觉数字化产品及自动化检测系统产能扩充项目、研发中心基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资金。其中,3D视觉数字化产品及自动化检测系统产能扩充项目建成后有助于扩大公司产能,提高公司订单响应和执行能力;研发中心基地建设项目聚焦于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的提升,吸引高端研发人才,提升公司研发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上述两个项目预计分别于2026年9月和2027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位视觉数字化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空间广阔。机器视觉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捕捉图像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对物体的识别、测量、定位、检测等功能。随着工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视觉检测的需求从简单的有无检测、瑕疵检测升级为三维(3D)尺寸检测、复杂曲面检测。三维视觉数字化扫描设备能够快速捕获物体三维空间数字化模型,识别空间坐标信息和空间3D位置关系,全面地展现物体的空间数据结构,能够有效提升中高端制造的精度和品质。

  在航空领域,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从产品设计阶段的虚拟原型验证,到生产环节的自动化装配检测,再到售后阶段的远程运维指导,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闭环。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可以对飞机零部件进行速度更快、数据更全面、灵活性更高的扫描检测工作,更好应对复杂曲面、涡轮叶片、死角等传统方案难以检测部位的测量需求,提高检测效率;在飞机装配阶段,使用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对各个部件提前进行三维扫描,通过获取各个零部件的高精度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虚拟装配,提升真实装配过程的一次成功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应用于航空航天产品及系统设计、高精度零部件检测、虚拟装配、产品维护、维修和检测改造等主要生产环节。近年来,国内三维视觉数字化设备厂商快速崛起,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将有效替代海外产品,同时在我国武器装备列装迭代势头下,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1、公司是国内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先厂商,在军用装备加速迭代列装、国产大飞机蓬勃发展下,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在其设计、制造、维护等主要环节的应用需求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公司在汽车制造等工业级领域,以及教学科研等专业级领域持续拓展,市场空间广阔;

  2、公司密切关注三维智能视觉数字化技术应用前沿新方向,探索其在虚拟世界、游戏娱乐、3D感知交互、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打开业务空间;

  3、公司采取“国内总部+海外部署”方式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贡献业绩新增量;

  4、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提高产能,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5亿元、5.23亿元和6.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76亿元和2.17亿元,EPS分别为2.11元、2.59元和3.19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2025年5月8日收盘价114.34元,对应2025-2027年预测EPS的54倍、44倍及36倍PE。

  风险提示

  技术创新及应用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客户扩展风险,技术人员流失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等。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