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未来中美关税谈判可能情景及应对
5 月10 日至11 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经贸高层会谈。5 月12 日,中美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了一系列将于2025 年5 月14 日起生效的关税调整措施。
美国愿意达成阶段性协议的原因。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加大。4 月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主流机构将2025 年美国经济增速从年初的预测值2%下调至1%,同时将通胀率预测值从2.5%上调至4.5%。一季度美国经济衰退,GDP季调环比折年下滑0.3%。4 月,美国密歇根大学一年期通胀率预期上升至6.5%。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未来通胀压力加大。对等关税还引起美国商界、社会的强烈不满。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等非关税反制措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未来中美关税谈判的可能情景。乐观情景:经过谈判,美国取消暂停的24%关税,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大概率会保留。此外,美国解决芬太尼问题需要中国配合,谈判顺利的话,20%的芬太尼关税也可能取消。当然,芬太尼关税取消可能采取阶段性操作,设定时间表,根据芬太尼问题解决进程调整关税。最终,乐观情景下,2025 年美国对中国新增关税率为10%(基准关税)-30%(基准关税+芬太尼关税)。加上,2025 年之前的20%左右关税,美国对中国总关税率为30%-50%。
基准情景: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贸易逆差是美国实现贸易再平衡的重要抓手。中美经贸谈判是持久战,美国和中国进行谈判可能只是缓兵之计,美国并不是真心想谈判。如果美国和其他国家谈判顺利,美国可能拖延和中国的谈判,90 天后,美国恢复暂停的24%关税。如果对等关税谈判不顺利,芬太尼关税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不大。最终,2025 年美国对中国加征54%关税,总关税率为74%左右。
悲观情景:遏制中国是美国关税的重要目的之一,美国并不是真心想谈判,只是拖延时间。如果美国和其他经济体谈判以及进口渠道分散顺利,美国可能会恢复暂停的24%关税。如果后续美国经济保持平稳,通胀没有大幅上升,美国可能找借口再次对中国大幅加征关税。中国也会加征关税进行反制。
中国如何应对。分两种模式来应对,一个是真谈模式,一个是假谈模式。
真谈模式下,10%的基准关税可能是美国底线,如果要取消暂停的24%对等关税,美国可能要求其他条件来交换。比如,通过增加进口配额减少中美贸易差额,以及减少补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市场、放松汇率管控、减少稀土出口管制等。甚至美国还可能要求中国承诺不大幅减持美债。中国利用非关税条件进行讨价还价的同时,还可以研究关税对美国经济、通胀、市场以及民意的影响,掌握谈判时机,增加谈判筹码。如果美国只是缓兵之计,并不是真心想谈,中国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多方面来应对。落实4 月政治局会议部署,扩大内需。分散出口风险。加强国际合作,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风险提示:中美关税演绎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下滑;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