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军工(688543)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聚焦军品主业,发动机动力模块收入快速增长
国科军工(688543)
事件:公司3月26日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04亿元,+15.78%),归母净利润(1.99亿元,+41.25%),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30.55%),毛利率(34.42%,+2.07pcts),净利率(17.15%,+3.02pcts)。
公司4月29日公告,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1.25亿元,-31.22%),归母净利润(0.29亿元,-12.96%),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50.06%),毛利率(36.75%,-6.41pcts),净利率(22.97%,+3.87pcts)。
发动机动力模块收入快速增长,新签弹药产品销售合同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04亿元,+15.78%)快速增长,主要系弹药装备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1.99亿元,+41.25%)与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30.55%)快速增长,毛利率(34.42%,+2.07pcts)有所增长,净利率(17.15%,+3.02pcts)创下近十年历史新高,主要系三费费率(7.37%,-1.68pcts)有所下降(主要是财务费用大幅下降,资产处置收益明显增长带来的)、资产处置收益(0.19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大幅增长等原因所致。
从2025年Q1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25亿元,-31.22%)下降明显,主要系上游火工品等配套件交付滞后、影响生产及交付进度所致;归母净利润(0.29亿元,-12.96%)有所下降,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50.06%)下降明显,毛利率(36.75%,-6.41pcts)明显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净利率(22.97%,+3.87pcts)有所增长,主要系信用减值损失(-0.13亿元,同比减少0.19亿元)大幅减少,其他收益(0.05亿元,+330.92%)大幅增长,营业外收入(0.12亿元,同比增加0.12亿元)大幅增长、所得税费用(0.02亿元,-74.30%)大幅下降等原因所致。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合同负债及存货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费用管控良好,三费费用率(7.37%,-1.68pcts)有所下降,具体来看,销售费用率(1.59%,-0.03pcts)基本维持稳定,管理费用率(7.29%,-0.18pcts)稳中有降,财务费用率(-1.51%,-1.47pcts)有所下降。研发费用(0.91亿元,+25.95%)快速增长,研发人员数量(225人,+28.57%)快速增长。公司进一步加大在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和智能化领域弹药装备与单兵武器系统的科研投入力度,在新一代智能弹药及引信、无人作战平台、新一代导弹(火箭)先进动力模块与控制产品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赋能公司发展力度,有望持续构筑公司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亿元,同比减少5.47亿元)大幅下降,主要系受军工单位装备经费结算政策批复时间影响,2024年装备经费及2025年度开工款延期至2025年1月支付所致,且截止到2025年1月15日,公司收到货款2.96亿元及2025年度开工款2.99亿元,剔除此因素影响,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测算为4.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8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亿元,同比减少0.62亿元)有所减少,主要系本期购入长期资产流出的现金增加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46亿元,同比减少13.87亿元)大幅减少,主要系本期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所致。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5年Q1,公司合同负债(2.35亿元,+29.36%)快速增长,存货(2.33亿元,-4.05%)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公司2025年1月10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先锋公司和九江国科签订销售合同,合计金额达7.39亿元(达到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的61.38%),合同标的为某军方单位按2025年度计划实施采购子公司两型主用弹药等弹药产品。结合该订单以及公司以销定产模式,我们判断,公司2025年在手订单整体充裕,正在积极备货备产,但同时也建议关注在大需求背景下,航天防务供给侧火工品等配套供应链仍可能存在交付迟滞的风险。
聚焦军品核心主业,业务拓展取得新突破
2024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1)军用产品:2024年实现营收(11.67亿元,+17.34%)快速增长,营收占比96.89%,毛利率(34.50%,+2.23pcts)有所增长;
(2)民用产品:2024年实现营收(0.29亿元,-20.79%)有所下降,营收占比2.39%,毛利率(23.41%,-4.24pcts)有所下降;
(3)受托研制:2024年实现营收(0.05亿元,-10.93%)有所下降,营收占比0.39%,毛利率(52.86%,+24.01pcts)明显增长。
此外,从公司几个重要子公司情况来看:
①先锋公司:主营业务为弹药装备。2024年实现营收(3.42亿元,-4.86%)略有下降,利润总额(0.60亿元,-16.37%)有所下降。
②九江国科:主营业务为弹药装备。2024年实现营收(2.92亿元,+41.41%)快速增长,利润总额(0.52亿元,+172.53%)大幅增长。
③星火军工:主营业务为引信及智能控制装备。2024年实现营收(0.34亿元,-56.58%)明显下降,利润总额(-0.15亿元,-1110.93%)大幅下降。
④新明机械:主营业务为引信及智能控制装备、导弹安全与控制模块。2024年实现营收(2.24亿元,+4.20%)稳定增长,利润总额(0.64亿元,+33.41%)快速增长。
⑤航天经纬:主营业务为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2024年实现营收(3.76亿元,+71.57%)高速增长,利润总额(1.12亿元,+90.15%)高速增长。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二是弹药装备产品。具体来看:
(一)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各型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及助推器,适配于不同口径、射程、燃速或其他技术要求的导弹、火箭弹,承担了Yx系列、Px系列、YH系列等多项国家重要列装导弹和军贸C系列导弹、WS系列火箭弹等多项固体发动机装药的研制批产任务。
报告期末,公司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主要包括军方定型列装批产产品28型,型号研制产品22型;导弹(火箭)安全控制模块产品主要包括军方定型列装批产产品7型,型号研制产品11型。公司研发的具备抗强干扰及适应复杂环境的固体发动机点火装置YD039/XM、YD040/XM及导弹安全保险装置YZ051/XM在某型空空导弹、某型战术导弹终端应用,同时成功应用于Px系列空空导弹上。
此外,公司2024年7月30日公告,公司拟投资3.43亿元用于“航天动力建设项目,进行航天动力研发中心及配套壳体能力建设,向航天发动机总装领域转型。
(二)弹药装备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防空反导弹药、各型特种弹药、弹药引信、弹药智能控制产品等。报告期末,公司弹药装备产品主要包括军方定型列装批产产品13型,型号研制产品17型。公司在2414/JK、DT041/XM得到客户认可,纳入型号或准型号研制项目,YD067/XM、BK系列等引信中标客户军贸项目,标志着公司在中口径弹药、火箭弹等业务拓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军贸领域取得新发展。
公司民用领域弹药装备产品主要为炮射防雹增雨弹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防雹减灾等。该产品是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民用天气作业产品,技术源自成熟的军用炮弹技术,自2018年开始生产销售,目前是国内仅有的四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该产品系行业首型B级弹(高炮形式作业),弹丸通过延时引信和射角的控制,达到预定高度后爆炸,进而将碘化银催化剂粉碎成微粒,散布在云层中作为凝结核达到防雹降雨的目的,具有消雹效果好、性价比高、安全可靠性高等优良特性。
(三)受托研制。公司充分发挥细分领域核心技术优势,承担了经竞标获得的军方武器装备的型号研制任务,或为其他军工企业及军队院校提供特定产品的受托研制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10余型受托研制任务。
我们认为,公司所处防务赛道在订单修复、军贸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下,有望将迈入需求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公司在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以及弹药装备领域具备长期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同时积极向航天发动机总装领域转型,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并进行产业链延伸,增强公司综合实力。此外,在近年来地域冲突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导弹、智能弹药等航天防务装备,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关注度也有望持续攀升,公司军贸发展第二曲线逻辑清晰。
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回购分红提振投资者信心
公司2024年7月31日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200名激励对象授予360.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2.05%),授予价格为21.13元/股。根据股权激励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值,以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均应不低于15%(分别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值1.84亿元、2.12亿元、2.4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应分别不低于7.00%、7.01%、7.02%。2024年12月27日,公司完成股票授予。我们认为,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将有助于提升员工凝聚力、团队稳定性,并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的长期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截止2024年末,公司已回购166.65万股(占总股本0.95%),支付资金总额为7612.52万元。同时,公司2024年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6亿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2.55%,转增股本2903.16万股。公司积极开展分红回购等操作,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投资者预期,实现公司市值的合理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少数从事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的科研生产企业之一,同时在弹药装备领域具备长期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我们的具体观点及投资建议如下:
(1)公司作为导弹动力模块配套、中小口径弹药重要装备企业,在国内下游导弹需求修复、低成本弹药发展方向明确的预期背景之下,未来业绩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在地缘政治事件频发、新型战争形态出现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受益于军贸市场的复苏与扩张,市场天花板持续抬升,第二增长曲线逻辑清晰;
(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研项目聚集主业,同时积极向航天发动机总装下游领域延伸,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拓展潜在市场空间;
(4)公司积极开展股权激励、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等操作,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绑定,谋求长远发展,同时提振投资者信心,助力公司市值管理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59亿元、17.23亿元和19.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2.73亿元及3.07亿元,EPS分别为1.34元、1.56元、1.74元。基于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交付不及预期、民品市场拓展持续性不及预期、军工客户采购需求存在波动性。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