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不负横盘 只争分厘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5-19 07:00:33 评论:0

5月12-16日, 关键信息接踵而至。中美关税税率大幅缓和,4 月出口数据超预期走强,但PPI 同比与新增信贷则显著偏弱,空头力量占据上峰,债市进入阶段性防御,收益率普遍上行。

    债市“三维度”长期逻辑未变,但短期交易节奏被打乱关税方面,虽然多项附加条款尚未被取消,美国对华综合税率仍在40%左右,但对等关税超过100%的降幅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意味中美之间从4 月中下旬的完全脱钩重新回到了“可贸易”的状态,且对抗关系的缓和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转口企业服下一颗定心丸,即贸易预期好转。美线、欧线航运价格快速上涨,反映国内“抢出口”、“抢转口”处于旺盛状态。

    基本面维度,通胀、金融数据接力出炉,内需难增或依然是当前经济的主要掣肘。PPI 数据表现虽好于预期,但同比 -2.7%的读数难言乐观,且一季度“信贷开门红”的透支效应开始反映在4 月数据之中,新增贷款规模不及预期,同时贴现票据与非银贷款等冲量分项占比极高,1- 4 月累计新增居民贷款也创下近十年最低水平。

    对应至政策预期层面,外循环压力缓解,市场对于基本面表现变得更加耐心,“重趋势,轻波动”,这也使得二次降息时点的预期被推迟。目前,市场上相对主流的观点是,二季度数据基本出炉(7 月)后,央行可能才会重新评估降息加码的必要性。在此之前,货币调控或保持较强定力,期间落地概率较高的政策可能是新一轮大行存款降息。

    资金面再度回到一季度紧张态势的可能性不大背后主要有四个理由:一是与一季度的基本面开门红不同,二季度数据或尚不支持推出偏限制性的政策;二是4 月中旬以来,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减弱;三是当前非银存款回流效率较高,存单提价发行现象不明显,银行负债或具备一定稳定性;四是央行或仍延续呵护态度, 15 日资金边际收敛后,16 日逆回购便及时恢复净投放操作,资金价格在日内高开低走。

    未来一周,资金面仍面临发债与税期的干扰,在市场对资金面信心普遍不足的背景下,其稳定性变得格外重要。若隔夜、7 天加权利率维持1.45-1.50%、1.55-1.65%区间波动,或可确认5 月资金利率系统性下台阶,进而引导短端进一步修正定价。

    震荡期,性价比挖掘,只争分厘

    我们维持债牛延续的观点不变,不过在短期维度,由于增量信息不足,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等待基本面趋势的显性化,长端利率进入震荡期,10 年国债收益率或在1.6%-1.7%之间反复。

    震荡环境下,如何衡量性价比或是关键。在利率债中,我们倾向于关注四类变量,息差水平、曲线形态、流动性、品种比价。短端1-3 年品种,目前各品种曲线收益率形态均极为平坦,且政金债与地方债的品种利差补充不厚,短久期国债在具备高流动性之余,其相较R001(MA5)的息差水平也处于滚动1 年窗口期中的极高位,性价比优势明显。

    中端5-7 年品种之中,5 年期作为基金交易盘品种,定价不确定性较强,目前各品种的息差性价比适中,且各收益率曲线7Y-5Y 利差均处于历史低位,整体性价比不高,若有需求可考虑流动性占优的国开债;7 年方面,政金债的品种利差处于历史高位,考虑流动性问题,国开债的性价比居高。

    长端10 年品种,农发债的品种利差较为丰厚,且流动性尚可;10 年地方债短期仍面临供给压力,或暂时规避。超长端30 年品种方面,超长地方债或即将迎来密集供给的终点,品种利差大概率可从高位继续压缩,较为推荐。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5-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