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存款降息预期发酵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5-20 19:49:47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5 月19 日,4 月经济数据出炉,70 城房价报告落地,股市表现平淡,债市加速上涨。

      复盘各类资产表现,股市,大盘股指延续窄幅波动趋势,上证指数持稳于3370 附近,沪深300 下跌0.31%,中证红利上涨0.27%;科技板块同样平静,科创50 涨幅几乎为零,创业板指、恒生科技下跌0.33%、0.50%;小微盘表现相对亮眼,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上涨0.86%、1.41%。债市,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4bp、3.0bp 至1.66%、1.89%,10 年、30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13%、0.37%。

      商品市场方面,5 月16 日起美元指数快速走弱,贝森特发言引发市场对关税冲突的担忧,叠加高盛披露3 月各国央行购金意愿较强,黄金表现回暖,伦敦金、纽约金单日涨幅超1%,价格回到3240 美元/盎司之上,沪金日盘上涨0.53%,沪银同涨0.35%。国内其他商品方面,工业金属、黑色系迎来普跌,沪铜、沪铝下跌0.63%、0.20%,螺纹钢、铁矿石、焦煤、热轧卷板下跌1.00%、0.89%、2.20%,沥青则上涨0.75%。

      央行加力呵护流动性,但资金面仍略微偏紧。经历16 日的资金波动后,央行单日投放力度明显提升,19 日逆回购续作1350 亿元,净投放920 亿元。不过资金成本仍位于高位,非银隔夜利率开于1.65%高位,中途一度回落至1.55-1.57%,尾盘仍然收于1.60%,非银7 天资金利率变化与隔夜相似。全天加权,R001、R007 分别为1.58%、1.64%,较前一交易日变化-7bp、+1bp。从影响因素来看,今日资金面压力或在供给端,政府债净缴款规模高达2445 亿元;后续政府债发行压力将边际缓解,税期接力成为新的挑战,不过若央行维持每日大额投放操作,资金波动或将被平抑。

      虽然资金利多不强,但市场对于新一轮大行存款降息落地的预期,再度驱动长端利率大幅下行。复盘2022 年9 月以来6 次大行存款降息落地前后的长、短端利率走势,不难发现,假如市场中不存在其他显著的利空因素,如2022 年9 月中旬的资金异常收敛、2023 年6 月中旬的政策利率降息后止盈、2023 年9 月初的供给冲击,大行存款降息后,债市收益率往往能继续走出5-10bp 左右的下行行情,尤其是2023 下半年起,1 年内存款降息幅度提升至15bp,3 年、5 年品种提升至25bp,幅度更为显著,对债市行情的推动作用相应更强。

      除了银行“降成本”预期带来的利好以外,其实最新出炉的地产数据或同样成为债市收益率下行的支撑因素。观察更为客观的二手房价格指标,4 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由正转负,降幅为0.2%,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由0.2%、0.3%扩大至0.4%、0.4%,3 月边际回暖的趋势未能延续。

      往后看,若大行存款降息如期落地,债市或在兑现短期利多后,继续回归区间震荡,等待新一轮基本面数据变化指引方向。而在等待的过程中,性价比挖掘或成为主流思路。权益市场继续窄幅震荡。万得全A 小幅上涨0.17%,全天成交额1.12 万亿元,较上周五(5 月16 日)缩量52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隐含波动率(万得沪300ETF IV 指数)仍在下降。从历史规律来看,后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隐含波动率继续处于低位,行情可能以盘整或者小幅下跌为主;二是隐含波动率迅速放大,市场往往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后续行情在波动率收敛的过程中逐渐修复。目前来看,市场仍处于第一种走势。

      小微盘品种走强,大盘股有所回调。中证2000 和万得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0.86%、1.41%,而沪深300 和上证50 则分别下跌0.31%和0.43%。小微盘品种在5 月以来持续走强,或与业绩期后行情压力减轻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中证2000 相较于万得全A 的拥挤度(中证2000 换手率/万得全A 换手率)达到了2.89,处于2023 年9 月以来100%的历史分位数,后续需要关注小微盘品种交易是否过度拥挤。

      航运和化纤题材热度仍延续,同时资金也在寻找新方向。万得港口指数、海运指数和化纤行业指数分别上涨4.86%、1.55%、3.40%,市场或在继续交易集装箱运价上升以及碳纤维涨价预期。此外,资金也在继续寻找新  的题材方向来博取收益。例如,地产概念走强,一级地产商指数上涨3.70%,或是4 月地产数据出炉之后,市场博弈新的政策预期;同时并购重组概念走强,万得重组指数上涨3.58%,或是上周五(5 月16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市场对于并购重组规则进一步优化的预期升温。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跌0.05%和0.50%。原因来看,宁德时代将于5 月20 日在港上市,可能暂时扰动了资金对港股市场的预期。南向资金净流入84.59 亿元(港元,下同),其中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分别净流入8.62 亿元和8.13 亿元,而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分别净流出4.72 亿元和3.20 亿元,指向南向资金投资风格继续向红利品种切换。

      整体来看,市场继续窄幅震荡,行情主线仍不清晰,后续或依然以板块轮动为主。当前市场隐含波动率持续下降且已来到低位,同时指数处于上涨行情右侧,继续走强可能需要基本面明确修复的信号作为支撑,而这一过程的验证需要时间。若市场维持低波状态,我们可采取防御姿态应对,红利或是相对稳健的配置方向;若波动率以显著下跌的形式迅速放大,则考虑参与指数修复的右侧行情。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5-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