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综述:由单边下行走向结构分化,赛道及龙头α开始显现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5-22 18:58:48 评论:0

  投资要点:

  综述:行业压力仍存,但营收增速二阶导开始转正。建筑材料板块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14.93%,毛利率同比-0.31pct,费用率同比+1.91pct,归母净利率同比-2.41pct,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47.8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6.94%,其中2024Q4收入同比-16.50%,毛利率同比+1.62pct,费用率同比+1.27pct,归母净利率同比-1.01pct,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38.3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69.05%;2025Q1收入同比-5.83%,毛利率同比+1.05pct,费用率同比+0.25pct,归母净利率同比+0.52pct,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13.1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5.17%。分板块看,2025Q1水泥/纤维板块率先企稳回升,消费建材/玻璃板块仍处筑底周期,但部分企业或已现经营拐点。

  消费建材:行业由单边下行走向结构分化,赛道及龙头α开始显现。地产行业自2021H2进入下行周期,截至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较2021年下降46%,新开工面积较2021年下降63%,竣工面积较2021年下降27%,行业已经经历深度调整。当前行业处于从政策底向市场底传导的关键阶段,随着2025年稳地产相关政策加速落地,后续新房销售、开工、竣工等核心指标也有望逐渐开启寻底,行业β压力主导业绩下行压力的阶段正逐步过去,赛道以及企业的α机会开始显现。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下游需求结构同样经历了系统性变化,二手房市场以及农业/工业/市政等非房需求占比不断上行,部分完成下游渠道结构调整的消费建材企业正率先确认经营拐点。

  水泥:需求端二阶导转正,业绩开始先于供需反弹。2024年受制于地产下行叠加部分地区为降低债务风险而放慢基建建设,水泥需求下滑明显,行业盈利大幅下滑。到2024年四季度,行业反内卷意愿强烈,协同程度加深,供给端有所收缩。2025年节后随着需求端二阶导转正,水泥价格迎来反弹,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整体而言,错峰限产与海外布局对平抑国内周期波动较为有效,行业呈现"内需修复+外延缓冲"的复苏路径。

  玻璃:浮法承压光伏回暖,行业分化筑底。1)浮法玻璃:2024年开始地产下行从销售和新开工传导到竣工端,浮法玻璃需求下滑,而供给端虽然冷修有所加速但全年产量依旧增加,行业下行明显。进入2025年,供需双弱,浮法玻璃价格依旧弱势。2)光伏玻璃:24年承压,25年行业营收小幅反弹。2024年光伏组件排产下滑叠加光伏玻璃在产产能不断攀升,行业价格盈利全面下滑。2025年,随着供给端在产产能的逐步回落叠加光伏430和531新政引起的阶段性抢装,行业价格和盈利小幅上升。

  玻璃纤维:供需格局边际改善,协同初见成效。玻璃纤维行业2024年库存压力缓解后价格进入修复通道,龙头企业引领价格体系重建。在产能扩张高峰褪去、供给增速放缓的行业背景下,当前市场价格下行空间较为有限。2025Q1行业库存基本保持平稳,呈现淡季不淡,根据卓创资讯,2025Q1末行业库存约为80万吨,环比增长仅为约2万吨。此外,2025年2月底粗纱和电子纱分别宣布涨价,在量和价的双重作用下,2025Q1玻纤板块营收端增速表现亮眼。

  碳纤维:行业出现寻底迹象,新兴需求是当下需求端看点。2024年行业产能扩张明显减速但产品结构加速升级,头部企业聚焦差异化布局,虽然整体依然承压,但供需关系呈现"传统承压、新兴突破"格局。2025Q1,主要碳纤维企业营收压力边际改善,其中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更偏向于高端化(航天航空等)的企业和具备上下游协同的企业优先改善,而民用碳纤维业务占比偏高的企业则恢复较慢,但降幅正逐步缩窄。

  投资分析意见。投资策略主线上,我们维持2025年是上市公司拐点,2026年是行业拐点的判断,认为全年上市公司正先于行业寻底,回调依然是赚“认知差”的机会,而“对等关税”或使基本面和行情拐点前移。投资方向上,顺周期我们建议关注:1)消费建材:三棵树、北新建材、东方雨虹、东鹏控股;2)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H股);3)景气赛道:集智股份、雪峰科技、中国核建、中粮科工、国泰集团;4)一带一路:上海港湾、海鸥股份。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化债力度不及预期,房地产政策不及预期


华源证券 戴铭余,王彬鹏,郦悦轩,朱芸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