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周报:如何看待银行板块跳水及细分领域性价比?
关税影响逐步显现,经济数据边际放缓但整体尚可,叠加5 月宽货币已落地,短期内政策再加码概率下降,市场继续维持震荡。配置上,银行保险的短中长期配置价值仍然突出。此外持续深调后的成长科技具备一定布局价值,可逐步增加关注度
市场观点:经济数据尚可、政策加码概率下降,继续维持震荡经济数据尚可、政策加码概率下降,不改市场震荡态势。4 月经济数据较3月有所放缓,关税影响逐步显现,但总体表现不差,其中消费在政策支撑下维持韧性。中美谈判取得进展后经济数据并未显示政策加码紧迫性。此外5月央行已宽货币并进行一揽子政策支持,短期政策再加力的概率下降。因此,在政策明确再加力或基本面出现持续性明显改善之前,预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态势。
市场热点1:如何看待4 月经济数据和后续政策落地?4 月数据较3 月有所放缓,关税影响逐步显现,但总体表现不差,其中消费在政策支撑下维持韧性。中美谈判取得进展后经济数据并未显示政策加码紧迫性,当前政策重心在于存量政策落地执行,叠加5 月上旬央行一揽子政策落地,5 月LPR 报价下调10 个基点,流动性边际充裕,短期内政策再次加码的概率下降。
市场热点2:如何看待近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走高?受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和特朗普减税法案对美政府债务上限的担忧,美债利率持续上升,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形成一定抑制。但全球投资者除黄金外缺乏美债替代品,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历史上均得到较好处理。因而,短期内可能继续成为外部风险掣肘,但中长期影响较为有限。
行业配置:不因跳水而改变银行保险的短中长期配置价值5 月第4 周市场小幅下跌、整体震荡之势不改。行业层面呈现明显分化,其中有事件催化的细分领域上涨,如医药、黄金、珠宝首饰、整车等,此外具备高股息稳定避险叠加低配的行业上涨,如银行、煤炭、环保、公用事业等,而此前涨势较好的部分消费品下跌,成长科技板块继续领跌。后市展望上,尽管周五尾盘银行股出现跳水,但其短中长期的配置逻辑未变,随着成长科技进一步调整其性价比有所提升但目前仍缺乏有力度的催化事件或市场β,因此建议继续进行两端化配置,当前时点略偏向于银行保险端。1)短期稳健型配置需求增加同时具备中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的银行、保险。2)深度回调后的成长科技具备一定的布局价值,逐步增加对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机器人等板块的关注。
配置热点1:如何看待银行行情及细分领域投资性价比?本周五银行尾盘跳水,主要因为沪深300ETF 等主要宽基指数放量卖出,银行作为权重最大板块相应调整。但短期和中长期来看,银行股在兼具稳定性(震荡市中稳市和避险高股息属性突出)以及在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配置倾向、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引导下资金有望中长期向低配行业流入等提升中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的整体环境下,仍然具有良好的短中长期配置价值。截至目前,若动态考虑银行细分领域的估值、股息率以及市值弹性等综合考量下,股份制银行可能具备更好的短期配置性价比。
配置热点2:如何看待医药板块持续性?在较多事件催化下,本周医药行业迎来领先上涨,一是三生制药出海交易获得12.5 亿美元首付款,医药出海预期提升。二是恒瑞医药港股上市,医药行业IPO 预期再升温。三是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即将召开,多项中国研究将在会议上公布。然而从基本面上看,当前医药行业基本面仍然较弱,机会主要还是来自于事件主题催化带来的阶段性估值修复机会。近两年来医药板块上涨通常依赖于两种情形:一是市场上涨带动各行业普涨,医药跟涨但缺乏超额收益;二是行业内出现重大事件催化,带动板块阶段性估值修复。但当前出现重磅研究进展的催化概率较低,本周事件催化力度也较为有限,因此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也较有限。
风险提示
后续国内政策落地节奏和力度不及预期;市场对国内经济基本面预期持续恶化;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新的超预期风险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