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2025年陆家嘴论坛解读:更开放,更包容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6-23 16:08:52 评论:0

  事件描述

  2025年6月18日至19日,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主题是“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事件点评

  证监会主席吴清做出了《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主旨演讲,结合其他领导人的相关表述,我们认为本次陆家嘴论坛重点在于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去美元化”背景下,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深改的推进,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将再提速、更细化,本次论坛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重科创金融,以科创板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本次论坛强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在科创板推出“1+6”改革措施是一大亮点。“1”指新设科创板成长层,并将未盈利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6”项改革措施中,关注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当前科创板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上市公司全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未来这一范围将拓展至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2018年,港交所《上市规则与指引》首次引入“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政策红利下数家境内优质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我们认为,科创板制度的优化以及上市标准的放宽有利于增强境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同时上市公司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促双向开放,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强对外开放是本次论坛一大亮点。走出去方面,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的方式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制度优化方案;尽快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引进来方面,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以及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为境外资金提供了风险对冲的工具;已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等。借鉴香港经验,香港金融市场历史悠久、市场化程度高,先后乘西方金融自由化、内地金融改革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东风,成长为极具竞争力的全球金融中心,国际化、多元化特征显著。我们认为,对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向法制及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倾斜,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更大力度培育耐心资本,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一大痛点:金融供给仍存在资金短期化、风险容忍度低等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即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本次论坛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大力培育耐心资本,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①从拓宽耐心资本范围: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②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③投资端发力,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④强化股债联动机制,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大力发展科创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积极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风险提示: 1、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2、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风险。 3、国内经济下行超预期风险。 4、资本市场改革力度不及预期风险。5、 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五矿证券 徐丰羽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