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高端化筑牢车企造血根基
投资要点
政策护航,内需提振,全年汽车产销乐观。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主要依托出口市场,国内消费尚未恢复至2017年的历史峰值。
2025年政策持续加码,以旧换新效果有望超越2024年,叠加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年底退出,新能源车年底冲量预期较高。我们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可达3290万辆(同比+4.7%),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1670万辆(同比+30%)。盈利层面,经济型车价格压力大,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预计仍将持续承压。
融资能力分化、品牌高端化是造血能力之基。高端化迎来黄金机遇期:我国合资品牌车保有量庞大,增换购渐成汽车消费重要驱动力,正推动汽车消费向高端化、新能源进阶。从竞争格局看,理想、小米、华为系在高端新能源车领域已建立较强定价权,而高端新能源车市场需求仍未充分满足。尽管入局者增多,但具备高端基础的车企已在品牌、渠道、供应链等方面构筑起显著领先优势。当前市场融资环境趋紧,车企融资能力分化,长期来看,车企毛利率若低于15%将难以保障自身可持续发展,新能源车企实现自我造血的迫切性凸显。经济型市场竞争仍依赖性价比,采取跟随战略的车企一般倾向于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而高端化市场的竞争维度更多元,盈利质量显著优于经济型市场。
智驾迈入严监管,看好独立智驾供应商份额提升。2025年智驾行业步入严监管周期,但智驾渗透率提升趋势不改。城区辅助驾驶已下沉至15万以内车型。我们判断,随着智驾功能持续迭代,其将逐步成为汽车的一项“标准化配置”,多数车企选择智驾第三方供应商解决方案更具效率优势。国内头部智驾供应商在产品矩阵丰富度、软硬一体、迭代效率、研发实力等维度优势显著,看好独立智驾供应商市场份额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看好在高端化方面具备明显品牌特色且具备较高盈利潜力的车企,推荐理想汽车、赛力斯、长城汽车、小米集团。看好受益于智能辅助驾驶普及的智驾供应商以及具备汽车产业链话语权的供应商,推荐地平线机器人、福耀玻璃。
风险提示:1)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车上市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2)汽车出海风险;3)宏观经济以及政策风险;4)监管政策风险;5)政策透支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