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无法复刻的广场协议之下 杠铃权重再审视

股票资讯 阅读:7 2025-07-01 08:41:09 评论:0
  一周热点事件复盘:数据映证美国经济“滞胀”,中国首张稳定币中资券商牌照落地,小米YU7 订单热度远超预期。本周(2025 年6 月23 日-2025年6 月27 日)A 股呈现上扬姿态,有突破平台的迹象。上证指数周涨1.91%,深证成指周涨3.73%,创业板指周涨5.69%,科创50 周涨3.16%,全市场日均成交额上升到1.49 万亿元。本周稳定币概念股成为最活跃的板块。

      前半周受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生效、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全牌照等政策利好刺激,板块热度升高。但后半周国际清算银行(BIS)和欧洲央行警示稳定币的洗钱风险及金融稳定性隐患,叠加美国SEC 强化审计要求,导致市场情绪骤降,Circle 股价单日暴跌超10%,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亦有所回落,板块内出现显著分化。市场风格方面,A 股整体风险偏好有明显回暖,政策驱动效应在券商板块和军工板块相对显著,在交易情绪整体转暖的背景下,前期上涨较多的银行板块有所回调,与之相对的,成长板块(通信、电子等)在本周产生了明显的修复。

      近期美国的经济数据和特朗普政府迟迟无法同各国敲定贸易协定的事实(当前美国和英国也仅仅达成的是框架性的协议)似乎在向市场揭示:

      当前的特朗普政府无法复刻里根时期的“广场协议”。从地缘角度来说,国际经济权力结构已从单极转向多元。1985 年广场协议的成功依赖于美、日、德等少数国家协调干预汇率,而如今美元强势地位因欧元崛起、人民币国际化及“去美元化”趋势以及美国自身的信用被质疑而产生动摇。若美国试图推动美元贬值,需中国和欧盟的配合,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对盟友的单边施压激化了矛盾,导致国际协同干预实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来说,美国当前经济困境的根源在于结构性失衡,美国面临36 万亿美元债务危机、高通胀及制造业空心化,单纯通过美元贬值缓解贸易逆差无异于饮鸩止渴。此外,中国与1980 年代的日本存在本质差异:中国拥有强大的金融主权、内需市场以及科技产业升级(如稀土控制权、新能源技术领先),使得人民币汇率不会轻易受外部压力操控。

      若美国强行施压,中国可通过反制措施抵消冲击,甚至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美国的“关税武器”可能并没有四月初的时候市场预想的那么有利,美国的“对等关税”确实会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但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以及对于贸易逆差的缓解或许并不如特朗普政府预想的那般顺利实现,同时,美国的贸易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发挥空间也在遭受财政负担较重、通胀维持韧性以及经济增速走弱的挤压,因此对于A 股来说,尽管当前经济数据依然不算景气,但4 月初的关税阴霾似乎已经离我们稍远。在近期的权益资产配置中,伴随中报的临近,交易主线可能有所变动,可以增加对高增速板块的关注

      (一)氟化工:政策驱动的配额制度对第三代制冷剂产能实施刚性冻结,中小产能加速出清,头部企业凭借高份额配额掌握定价权,推动制冷剂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同时,萤石资源因储采比偏低与环保限产政策趋严,供给弹性受限,进一步巩固成本支撑逻辑。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打破海外垄断(如半导体级PFA 纯度突破、第四代制冷剂HFOs 布局),并依托萤石-氢氟酸-制冷剂/材料的全产业链优势优化成本,实现毛利率跃升。

      (二)创新药:当前板块经历阶段性回调,主要受情绪面扰动(地缘风险、汇率波动)及交易性因素(前期涨幅过大、获利盘兑现)影响,但估值已回落至近五年低位。调整后龙头标的性价比凸显,为资金提供入场契机。

      从业绩角度来看,2025 年1-5 月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额达455 亿美元,部分首付款计入中报,直接增厚利润。

      (三)半导体:近期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修复,AI 产业链可能会重回主线,从基本面来说,外部技术限制与地缘风险倒逼供应链自主化,半导体设备、材料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突破。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投资可能会聚焦HBM、AI 芯片等高附加值领域,叠加地方产业基金协同,为本土企业提供资金与政策双重保障。

      风险提示:宏观调控政策见效缓慢、美国信用加速暴雷、地缘政治冲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汪毅/王正洁 日期:2025-06-3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