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负跟踪:如何理解国债纳入法准框架?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02 08:44:18 评论:0

  摘要

  中短期国债用于缴准或被提上议程,引发市场关注。中短期国债所具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使其符合缴准资产要求,将其用于缴准的实质则是“质押国债解冻资金”,由此产生的宽松效果类似“降准”,但更加市场化。

  当前仍处于衰退式宽松环境,利用国债缴准必要性不大。一方面,目前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9%,距5%“隐性下限”仍有4pct的充足空间。另一方面,经历一季度开门红之后,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明显回落,特别是中小银行信贷加速缩表,市场仍自发性处于“衰退式宽松”环境。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62%过高,导致其他资产性价比偏弱。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自2009年以来始终维持在1.62%,比价效应看明显高于贷款收益率、同业资产收益率,而在国债利率下行周期中,免税后的国债收益率也可能低于法准利率。因此,在将国债纳入法准框架之前,先行大幅下调法准利率,激活银行置换动力,是亟待解决的配套制度安排。

  国债缴准与增加信贷投放并非“一一映射”关系。一方面,当前银行资产配置存在“财政化”倾向,国债缴准释放的流动性也可能流向债券类资产,而非信贷投放。另一方面,信贷需求依然偏弱,监管对信贷规模考核要求也有所降低。

  国债缴准更应视为中长期制度性安排。其一,从中长期角度看,基于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考虑,国债缴准是央行投放中长期稳定资金的补充性安排。其二,国债缴准可以增加银行中长期资金获取渠道。其三,国债缴准在适度兼顾收益率曲线调控时,需要合理设计机制,避免出现类似国债买卖操作的“副作用”。

  中短期国债缴准的政策设计需要平衡政策效能和金融稳定。在实施细节方面,我们倾向于认为国债缴准将以央行引导鼓励、商业银行自主权衡申请的方式推行。合格国债以剩余期限3Y或5Y以内记账式国债为主,并以国债面值计入准备金。并且,我们倾向于认为缴准国债不计息、不认定为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以防止扭曲市场需求。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信贷需求持续走弱,政策推行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 刘杰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