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6月洞察:国内储能呈现抢装潮,固态设备迎中试交付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02 17:45:30 评论:0

  本月行业重要变化:

  1)锂电:6月23日,碳酸锂报价5.96万元/吨,较上月下降7%;氢氧化锂报价6.24万元/吨,较上月下降5%。2)整车:5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22万辆,同/环比+33%/+17%;1~5月累计批发498万辆,同比+41%。

  行情回顾:

  2025年6月以来,锂电板块表现较为活跃,超半数环节跑赢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三元正极板块实现领涨,涨幅为15%;部分板块呈现下跌态势,锂电隔膜、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车板块下跌幅度分别为-3%、-3%、-6%。本月锂电相关板块多数环节月度成交额继上月大幅下降后开始快速回升,主要系固态电池等板块资金交易活跃。本月多数锂电相关板块处在3年历史估值分位底部,市场对锂电板块关注度回暖,未来存在进一步估值修复空间。

  本月研究专题:政策加码制造提速,中国固态电池2027年装车攻坚

  固态电池作为全球电池技术的“下一代战略制高点”,正成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核心技术升级的关键方向。其技术核心在于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锂电池的热失控风险如漏液、起火等,及性能瓶颈,如能量密度受限、快充性能不足等。当前固态电池已从实验室研发阶段迈入量产验证期,预计2H25~2H26进入电池厂中试线落地的关键期,2026~2027年开启固态普遍装车试验。相关受益公司包括固态电池企业、设备供应商、高性能正负极材料供应商,以及硫化锂等固态电解质产业链。

  本月行业洞察:

  新能源车:5月销量持续高增,中欧再度领跑全球。5月中国/欧洲十国/美国新能源车销量110/25/13万辆,同比32%/38%/6%,渗透率53%/28%/9%。中国销量累计同比增速超预期,主要系受到政策利好和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比

  持续提升带动。欧洲十国5月同比继续超预期,主要系碳税考核及地方补贴政策加码,德国5月领跑同环比增长显著。美国5月销量持续疲软,主要系新能源车政策不明朗,及中美汽车贸易波动等。

  储能:国内“531抢装潮”主导装机高增,美国维持相对稳定。5月国内装机23.1GWh,同/环比679%/427%;1~5月累计42.0GWh,同比125%,增速呈倍数级增长主要系反映新能源机制电价“531节点”抢装现象。5月美国储能并网

  4.1GWh,同/环比-1%/+32%;1~5月累计13.0GWh,同比53%,维持相对稳定。据ABIA,5月我国储能及其他电池销量36GWh,同/环比69%/15%;1~5月累计销量136GWh,同比126%,储能电池销量持续走高。

  锂电排产跟踪:7月环比变动-2%~3%,同比增长7%~49%。2025年1~7月,碳酸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预排产累计同比预计达21%~66%,其中单7月电池、电解液同比超30%;正极、隔膜排产环比小幅调整,主要系行业季节性淡季,以及产品价格下行供应链谨慎观望等。

  锂电价格:淡季价格整体延续弱势,锂盐、电解液、正极持续下行。6月步入淡季,锂电材料价格整体延续弱势运行态势,锂盐、电解液,及正极等环节继续下行。2025年初至今,资源品、正负极、电解液等主要材料价格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锂盐、电解液下行压力显著。

  新技术:固态设备迎中试线交付,关注液相法原料制备工艺。固态产业化进程已逐步由小试线往中试线过渡,头部

  设备厂商陆续获得MWh规模订单,及GWh规模量产线规划建设中。固态电池制造工艺较传统液态差异较大,设备多环节亟待升级,增量主要聚焦于干法电极制备、固态电解质成型、锂金属精密加工、高压化成,及等静压处理系统等,产业化初期价值量较传统液态显著提升。此外材料工艺关注液相法制备锂金属及硫化锂等关键技术突破。

  投资建议

  2025年,锂电板块的行情预计将从全面景气驱动,转向由新技术突破与新应用领域主导的结构性机遇阶段,重点推荐细分赛道龙头及固态新技术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及厦钨新能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储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欧美政策制裁风险等。


国金证券 姚遥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