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创新驱动,价值重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08 12:02:25 评论:0

  核心观点

  中国创新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Deepseek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即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创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这主要体现在海外MNC争相抢购中国创新资产。同时部分创新药已在全球市场取得商业化突破,国产创新药已有超10亿美元收入的产品。国内药企的竞争以及政策的利好也加速了创新药行业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我们认为在1)创新药BD热潮持续;2)商业化迎来突破;3)支持政策持续加码,以上三点驱动因素下,创新药行业长期向好。

  创新药BD热潮持续: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发生超100项对外授权交易,经披露的交易总金额约523亿美元(+25%),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6月12日,累计BD交易总金额达到501亿美元(+135%),其中三生制药以总金额60.5亿美元将旗下PD-1/VEGF双抗SSGJ-707授权给辉瑞。

  商业化迎来突破。我们以A股科创板和港股18A创新药公司为例,筛选后分别为56家和53家,2024年“盈利上升”、“扭亏为盈”和“持平或减亏”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其中A股科创板和港股18A创新药公司上述口径占比分别为58.9%、73.6%,而2023年分别为44.6%、69.8%。代表性企业如复宏汉霖、和誉-B、百利天恒、艾力斯等2024年盈利均有显著改善。

  支持政策持续加码。2024年创新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7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CXO及上游:行业环境方面,(1)创新投入资金稳健,MNC研发投入稳中有升,医药投融资保持平稳,BD交易帮助国内药企实现资金周转;(2)多肽、ADC等成为研发热点,CXO纷纷布局增量业务方向。投资思路上,(1)外向型CXO依靠新兴业务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配置建议重点关注在新兴领域积淀深厚的公司;(2)内向型CXO环境触底趋于稳定,国内医药创新有望改善,建议关注能力强、市占率持续上升的龙头企业;(3)生命科学上游部分企业已在出海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功,顺利消化此前投入并转化为产出,在行业进化中占得先机,建议关注培养基&蛋白、模式动物、化学特种试剂等方向。

  器械:2025年以来大量设备更新项目进入招投标环节,带动整体设备行业恢复性增长,同时第二轮设备更新已箭在弦上,有望继续助力医疗设备发展。2025年设备招投标预计全年持续高景气,随着招采持续推进、设备公司渠道库存逐步消化,报表端有望迎来改善拐点。

  投资建议。从BD、商业化、政策三个角度看,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建议关注:1)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龙头,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2)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价格有望重估的企业,如一品红、三生制药、凯因科技、千红制药等;3)看好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如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科伦博泰等。CXO:医药研发投入稳中有升,创新环境有望转暖,新兴领域带来额外增量,建议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博腾股份等;上游:优质企业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国内外共促业绩增长,建议关注奥浦迈、药康生物、百普赛斯、百奥赛图等;器械:招采持续推进,设备公司渠道库存逐步消化,有望迎来改善拐点。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风险;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国际政策风险。


平安证券 叶寅,倪亦道,韩盟盟,裴晓鹏,何敏秀,王钰畅,曹艳凯,张梦鸽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