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股份(600596)草甘膦和有机硅龙头企业,有机硅景气有望改善
新安股份(600596)
新安股份作为有机硅和草甘膦行业双龙头,“氯-硅-磷”循环经济优势明显。新安股份创建于1965年,2001年上市,经过50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已形成作物保护、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布局,拥有控股子公司80余家,产品畅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农化和有机硅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公司草甘膦业务国内市占率10.8%,位列前三;有机硅业务行业产能占比7.9%,位列前五。
农化业务:草甘膦行业龙头之一,持续丰富产品资源
草甘膦作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品种,主要用于大豆、果蔬和玉米等产品。我国草甘膦2024年产能为81万吨,全球占比约67%,且市场集中度高。24年以来,草甘膦需求保持刚性,但原材料端成本支撑较弱、年内供应有所增加,价格价差全年维持低位运行。公司拥有8万吨草甘膦原药产能,同时围绕“1+2+N”大单品战略,形成以草甘膦制剂原药及剂型产品为主导,草铵膦、敌草隆等为补充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并存的多品种同步发展产业群,实现“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
有机硅业务:25年行业有望景气改善,重点关注价格弹性
我国有机硅本轮扩产周期临近尾声,未来新增产能有限。目前全球约70%的DMC产能集中在我国,海外有机硅产能处于成本和产业链竞争弱势地位,2015年产能由135万吨缩减至2023年的106万吨。2019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合计约314万吨,到2024年增长至674万吨,CAGR为16.5%。2024年我国有机硅单体行业新增释放113万吨产能,25年及以后新增产能少,本轮供给扩张临近尾声。23年以来国内有机硅厂家库存天数处于历史低位区间运行,2025年边际供需改善,有机硅产品价格有望迎来上行空间。公司有机硅单体产能50万吨/年(权益产能40.2万吨),处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产业集群丰富,终端布局完善。同时,公司硅基新材料已形成总数3000余个的终端产品集群,终端转化率超过45%,行业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5、173、18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2.99、6.51、8.02亿元。根据公司经营业务选取合盛硅业、兴发集团为可比公司,2025-2027年可比公司预测PE估值均值分别为20.1、15.0、12.8倍。考虑到2025年预计公司主业(草甘膦及有机硅业务)处阶段性历史底部区间运行以及P/B估值底部(25年0.86倍),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20倍PE(2025年预计业绩处底部区间,故采用2026年业绩作为基数),对应目标市值130.3亿元,目标价为9.6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营产品价格下行风险;节能环保政策风险;公司在建新项目建设不达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