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点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发布,绿电需求持续明朗
事件: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
多数省份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较2024年发布的2025年预期值明显提升。根据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预期值为9.34%~30.00%;而此次《通知》明确,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值为10.70%~30.00%,较预期值提升幅度在0.00~9.26pct。具体来看,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四省目标值较预期值持平;云南、新疆、天津、广西、海南、山东等提升幅度较大,分别为9.26、6.56、5.36、5.26、4.96、4.76pct。同时,《通知》也明确了2026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的预期值,其中,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较2025年目标值持平,北京、天津提升1.1pct,云南1.3提升pct,其余省份提升1.7pct。
增量项目机制电量挂钩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把握区域优势。根据2025年2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对于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基于此,我们判断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提升幅度较大的省份,或对应更强劲的新能源发电需求,从而有动力设置相对更优的机制电量、机制电价水平,以保障当地新能源发电项目实现合理收益、并完成国家下发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提升幅度小的省份则相反。从目前已经发布的省级136号文承接方案来看,山东、新疆(增量项目50%)的机制电量保障程度相对较高,内蒙古对于增量项目暂不安排机制电量,政策导向与上述判断基本一致。
新增纳入钢铁、多晶硅、水泥、数据中心等行业,绿电需求持续明朗。在以省为单位考核绿电消费比例的基础上,2024年首次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向重点用能单位分解,新设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各省在21.00%~70.00%。2025年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值较2024年发布的2025年预期值提升幅度在-4.56~+10.54pct。2025年,在电解铝行业的基础上,新增纳入钢铁、多晶硅、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其中钢铁、多晶硅、水泥行业2025年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和电解铝行业保持一致,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均设置为80%。对于2026年,电解铝、钢铁、多晶硅、水泥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较2025年目标值的提升幅度在0~2.1pct,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保持80%。对特定高耗能行业实施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绿电消费主体,同时也有望催生绿电+不同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有望改善部分行业当前所面临的消纳、电价、补贴回款等痛点,助力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新能源全面市场化背景下,具备成本、资源、区位优势的企业有望从竞争中胜出,个股建议关注龙源电力、三峡能源、中绿电、福能股份、中闽能源等。在此基础上,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被纳入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考核之列,绿电+不同产业的新模式有望跑通,建议关注在绿电+IDC布局上领先、以及具备卡位优势的新能源企业和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个股建议关注金开新能、甘肃能源、军信股份、永兴股份、伟明环保、旺能环境等。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资源条件不及预期的风险;上网电价下调的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