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研究:腾讯上新3D生成模型Hunyuan3D-PolyGen,马斯克发布Grok 4
本周观点
7月8日,腾讯推出3D生成模型Hunyuan3D-PolyGen,可支持生成面数上万的复杂几何模型。该模型拥有高复杂度模型生成能力,可以实现面数适当、布线整洁的艺术级效果,满足游戏等场景对于细节的要求。目前,混元3D团队还未发布混元3D-PolyGen的完整技术报告,但对其核心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整体上,该模型采用了自回归网格生成框架,通过顶点与面片建模进行空间推理。7月10日,马斯克在xAI发布会上发布Grok4,该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xAI发布会上共发布了Grok4「单智能体版本」和Grok4Heavy「多智能体版本」。马斯克表示Grok4在训练方面相较于Grok2与Grok3有大幅度的提高。Grok2到Grok3提高了10倍,Grok3到Grok4又提高了10倍,即Grok4的训练量是Grok2的100倍。在华为提出的「人类最后的考试」中,Grok4「单智能体版本」得分38%、Grok4Heavy「多智能体版本」得分44%。在使用工具的前提下则可以得到50.7%,目前50.7%是所有大模型的最高分。在ARC-AGI-2上,Grok4准确率达到15.9%,是第二名Claude Opus4的近2倍,是第三名o3的2.5倍。
当下处于基本面的相对混沌期,宏观层面,横向和纵向比较,国内一些高频数据没那么弱,而部分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不高,微观层面,AI与国产替代背景下,用户使用意愿增强,但支付能力不强,产品也还需要等待新的大模型突破及继续打磨。因此,在投资的维度上,依旧更多的体现为在风险偏好影响市值波动的阶段,以求新求变为驱动的类主题投资,短期不能证伪,长期有落地普及可能性,存在一定概率可向景气投资转化,不管是EDA还是稳定币相关板块活跃度提升可能都属于此。而多数大市值龙头公司,由于收入体量和市占率提升后,跟宏观环境关联度高,更多得看减员降费后,需求有一定程度回暖,带来的利润弹性,除非是出海/saas转型早,海外/saas收入占比高的公司,可能经营韧性更强,与多数依赖国内需求/项目制商业模式的公司比,经营和资本市场表现可能有一定相对独立性。进入7月,随着逐步进入企业二季度业绩冲刺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快报披露期,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关注度提升,业务经营趋势对市值波动的影响权重提升。再拉长一点看,预计下半年,在基数效应、新技术/产品落地、政策落地的加持下,有可能取得比今年上半年更好一些的表观经营表现,具体强度不好预计。再看远一些,如果宏观需求环境和各行业企业经营趋势开始连续好转,后周期属性的计算机板块可能也会随之有更好的经营表现。在此之前,可能市场表现更多的还是偏分母驱动的主题投资,或者看到一定景气成长迹象后的快速抱团式投资机会挖掘为主。此外,也需要注意行业比较视角下,其他科技成长板块的分流效应,如创新药、军工对TMT的分流,TMT内部,传媒、互联网、通信对电子半导体、计算机的分流。
细分行业景气度看,25年我们认为高景气维持的赛道包括AI算力、激光雷达;加速向上的赛道有AI应用;稳健向上的赛道包括软件外包、金融IT、量子计算、数据要素、EDA、出海、信创;拐点向上的赛道包括教育IT、网安、企业服务;底部企稳的赛道包括智慧交通、政务IT、安防、建筑地产IT;略有承压的赛道包括工业软件、医疗IT。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国内生成式大模型龙头科大讯飞;AI硬件有望成为应用落地的新载体,建议关注萤石网络、虹软科技、禾赛等;AI相关功能打磨能够带动付费率、Arpu值提升,建议关注迈富时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特定行业下游资本开支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