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6月底以来市场上涨 背后有什么宏观因素?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9 16:32:53
评论:0
今年6 月底以来A 股市场上涨,原因是什么?投资者对此莫衷一是,部分投资者质疑市场上涨的基础不牢,但近期市场并没有出现调整。这一轮市场上涨背后,有什么宏观支撑因素?
首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弱,2025 年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5.3%,超出年初预期。特别是外需方面,上半年出口金额累计增长5.9%,虽然存在3-4 月以及6 月“抢出口”效应的影响,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商品的价格等优势明显,出口增速超预期。在去年12 月年度宏观展望报告中,我们预测中国出口增速为3%,曾经受到市场质疑;7月初我们在下半年宏观展望报告中将中国出口增速上调到5%。内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托底消费,上半年商品和服务零售增速均在5%上方。
第二、国内政策组合拳发力,“反内卷”政策信号释放,市场对部分行业产品价格回升有所预期。我们在下半年展望中提到,7.1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反内卷”,可能是供给侧改革2.0 的序曲,也是经济实现再平衡、再通胀的重要路径之一。相比2016 年,本轮产能压减的力度预计更温和,政策亦需要需求侧同步发力;如果我们经济再平衡目标和政策能够得以开展,并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经济再平衡将打破中国经济修复式增长的框架。
第三、海外方面,7 月美国通过了“大而美”法案,提振美国经济预期,2028年对经济的提升将达到1.5 个百分点。关税推进为减税腾挪空间,赤字增加亦使得特朗普对降息的诉求加强。6 月FOMC 点阵图支持年内降息2 次,特朗普反复要求美联储降息,叠加市场押注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可能更为鸽派,当前CME FedWatch 显示市场预期9 月有过半概率降息。
第四、对等关税冲击后,全球风险资产都迎来了risk-on。核心逻辑还是在于4 月9 日、7 月7 日特朗普接连延长了关税加征期限,中美关系也进入平稳期,进一步降低了全球贸易摩擦的尾部风险预期。6 月金融数据反映出宏观流动性相对宽裕,期限利差走升利好成长风格演绎;与此同时,中美加快推行稳定币、创新药政策红利、算力硬件板块业绩向好也带动市场情绪回升。
第五、人民币存在温和升值预期。受国内经济韧性显现、美元信用危机、贸易摩擦尾部风险减弱等因素影响, 4 月10 日至7 月16 日美元指数回落超4%,美元兑人民币下跌2.3%。降息、债务、关税等因素强化“去美元化”逻辑,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预测年底美元兑人民币为7.02 左右。
综上所述,短期内宏观因素可能继续对市场提供支撑,但如果此后宏观因素或者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也不排除市场出现一定程度调整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抢出口与刺激政策效果消退后引发经济增速转弱,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边泉水/慈薇薇 日期:2025-07-19
首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弱,2025 年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5.3%,超出年初预期。特别是外需方面,上半年出口金额累计增长5.9%,虽然存在3-4 月以及6 月“抢出口”效应的影响,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商品的价格等优势明显,出口增速超预期。在去年12 月年度宏观展望报告中,我们预测中国出口增速为3%,曾经受到市场质疑;7月初我们在下半年宏观展望报告中将中国出口增速上调到5%。内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托底消费,上半年商品和服务零售增速均在5%上方。
第二、国内政策组合拳发力,“反内卷”政策信号释放,市场对部分行业产品价格回升有所预期。我们在下半年展望中提到,7.1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反内卷”,可能是供给侧改革2.0 的序曲,也是经济实现再平衡、再通胀的重要路径之一。相比2016 年,本轮产能压减的力度预计更温和,政策亦需要需求侧同步发力;如果我们经济再平衡目标和政策能够得以开展,并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经济再平衡将打破中国经济修复式增长的框架。
第三、海外方面,7 月美国通过了“大而美”法案,提振美国经济预期,2028年对经济的提升将达到1.5 个百分点。关税推进为减税腾挪空间,赤字增加亦使得特朗普对降息的诉求加强。6 月FOMC 点阵图支持年内降息2 次,特朗普反复要求美联储降息,叠加市场押注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可能更为鸽派,当前CME FedWatch 显示市场预期9 月有过半概率降息。
第四、对等关税冲击后,全球风险资产都迎来了risk-on。核心逻辑还是在于4 月9 日、7 月7 日特朗普接连延长了关税加征期限,中美关系也进入平稳期,进一步降低了全球贸易摩擦的尾部风险预期。6 月金融数据反映出宏观流动性相对宽裕,期限利差走升利好成长风格演绎;与此同时,中美加快推行稳定币、创新药政策红利、算力硬件板块业绩向好也带动市场情绪回升。
第五、人民币存在温和升值预期。受国内经济韧性显现、美元信用危机、贸易摩擦尾部风险减弱等因素影响, 4 月10 日至7 月16 日美元指数回落超4%,美元兑人民币下跌2.3%。降息、债务、关税等因素强化“去美元化”逻辑,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预测年底美元兑人民币为7.02 左右。
综上所述,短期内宏观因素可能继续对市场提供支撑,但如果此后宏观因素或者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也不排除市场出现一定程度调整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抢出口与刺激政策效果消退后引发经济增速转弱,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边泉水/慈薇薇 日期:2025-07-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