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研究:TDI行业再次出现不可抗力,价格阶段性上行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0 14:54:06 评论:0

  7月16日,科思创对TDA/TDI、基于OTDA的产品、聚醚多元醇产品宣布不可抗力。7月12日,位于多尔马根化工园区L26号楼的一座外部变电站发生火灾,导致园区内部分区域突发且不可预见的停电,除过程控制系统外,科思创的PUD与聚醚多元醇装置以及氯气工厂也受到波及,被迫安全停车。而氯气是园区内众多下游装置的关键基础化学品,缺失的氯气在短期内既无法由其他工厂调拨,也无法通过外购完全弥补,因此下游生产装置包括TDI在内的众多工厂受到影响中断,预计所有受影响产品将出现显著的交货延迟、减量甚至中断。

  投资逻辑

  TDI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产品不可抗力会阶段性产生一定的影响。TDI和MDI有一定的相似性,行业的壁垒相对较高。TDI反应过程相对较长,对生产工艺、流程管控的要求有所提升,而又和一般的精细化工产品不同,TDI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大,产品需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连续稳定状态,技术上具有较高要求。在此之上,TDI的常规规模化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到光气,而光气是剧毒气体,我国对于光气的管理极其严格,光气指标的申请相对较难,因而TDI在生产技术工艺要求之上,还存在光气的审批制约,TDI形成相对更高的产品壁垒,使得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多年维持在较少水平。在欧洲TDI的生产企业相对集中,在巴斯夫关闭了欧洲TDI产能后,欧洲目前的TDI装置仅有两套,科思创此次受影响的30万吨装置和万华化学BC基地的生产装置,而此次科思创的不可抗力对于欧洲市场的供应影响相对较大,短期将直接拉动海外TDI市场价格,形成阶段性的产品盈利改善。

  国内TDI供给处于相对集中状态,阶段性的供给减少有望带动产品盈利小幅改善。虽然国内TDI生产企业数量相比国外有所提升,但仍然是非常明显的高度集中状态,能够实现有效供给的企业数量约为5家,行业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自2024年TDI的技改新增产能逐步兑现落地,行业供给压力有所提升,但需求消化能力不足,导致国内供给压力明显提升,TDI产品盈利开始进入明显收缩状态,今年4月份TDI已经进入10年内的盈利低点,行业供给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缩量,连续4-6月行业的开工同比下行,带动产品盈利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进入7月,海外装置出现不可抗力影响,国内企业也陆续开始对装置进行检修,带动国内供给出现阶段性减弱,TDI价格开始小幅回升,截止7月17日,TDI价差较4月低点提升超过了90%,产品盈利获得改善。

  国内装置后续还将有新增产能投放,长期看行业还需要时间消化产能。2024年行业技改的新增产能逐步投放,行业供给压力稍有提升,后期预估还将有万华福建基地的新增装置计划投产,此次海外不可抗力叠加国内集中检修预估将对TDI形成阶段性支撑,从中长期看,行业的产能消化还需要较长时间。

  投资建议

  TDI此前受到供给压力影响,产品盈利相对较差,企业阶段性不盈利,此次海外不可抗力叠加国内集中检修影响,国内外出现盈利的修复和改善,带动相关企业盈利回暖,建议关注万华化学等。

  风险提示

  不可抗力持续时间较短;行业供给增长超预期;需求消化能力不及预期;产品关税出现较大程度调整等。


国金证券 陈屹,杨翼荥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