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17期20250713-20250719):供给侧改革超预期,AI+创新体现弹性
报告摘要
行业整体策略:供给侧改革超预期,AI+创新体现弹性
光伏硅料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力有望扩散到新能源其他环节,如电动车、锂电等,从推动整体产业逐步进入向上周期;上游短期有弹性;产品力领先、创新有优势的公司长期受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
1、英伟达H20芯片拟恢复对华供应,数据中心产业链(电芯等)等受益。1)英伟达H20芯片拟恢复对华出口,有望带动智算中心建设加速。2)蔚蓝锂芯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79.29%-115.15%;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锂电池出货量增加。3)禾望电气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4亿元至2.55亿元,同比增加51.18%到64.75%;业绩增长主要因新能源业务增长。
2、“反内卷”推升碳酸锂价格,锂电产业链受益。1)近期,“反内卷”引发碳酸锂价格反弹,行业迈入从无序竞争向技术驱动与资源协同转型的新阶段。2)商务部等调整技术出口管制目录,磷酸铁锂与提锂等高端技术列入限制。
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
1、硅料供给侧改革推动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上涨。1)本周多晶硅价格延续上涨,均价环比涨超12%。2)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出现协同涨价:硅料带动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全面上调,未来涨价持续性仍取决于实际需求与排产策略。
2、新技术有望引领行业走出产业周期低谷,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受益。1)从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看,超半数企业业绩改善;辅材龙头企业凭借成本和规模优势保持盈利,部分电池、组件及硅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实现亏损收窄。2)隆基、爱旭凭借BC等新技术在二季度率先转好,如隆基HPBC2.0组件市场认可度高,产能快速提升,HIBC技术组件功率突破700W,量产效率达25.9%。3、政策推动光储市场发展,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受益。1)近期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征求意见稿)》,拟自2026年起试行两年,利好新型储能。2)青海省发布《绿电直连实施方案》,明确四类直连路径及自发自用比例门槛,要求合理配置储能并强化源荷协同。3)数据中心、充电桩等领域储能需求提升:近期,政策要求数据中心标配储能;“光伏+储能”首次写入充电桩建设规范。
行业周报
超预期,AI+创新体现弹性P2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核心观点: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1、AI眼镜后续有望超预期,豪鹏科技等受益。近期,小米AI智能眼镜15天销量达8万副,超出预期;小米将销量目标从30万上调至50万;随着华为等加快布局,后续有望持续超预期。
2、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迎来持续催化,浙江荣泰、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受益。1)近期,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分别负责全尺寸和小尺寸机器人生产。2)特斯拉全球首家主题餐厅将开业,位于洛杉矶,Optimus机器人任服务员。3)震裕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0.45%-60.95%;业绩增长主要因销售订单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