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研(601965)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至,看好汽车检测行业空间扩容与格局重塑
中国汽研(601965)
投资要点
技术服务为核,智能网联驱动营收增长。中国汽研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技术研究与服务平台,是国内六家全牌照汽车检测机构之一,市场份额领先。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7亿元,同比增长14.65%;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增长8.56%。聚焦主业,2024年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7.82%,其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收入增长42.86%。公司业绩保持稳健,2019-2024年归母净利润年化增速14.15%,毛利率/归母净利率维持30%/16%以上。
政策规范化治理智能网联产品,强制检测催生增量空间。2025年2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L2级)及OTA升级纳入强制性管理框架,并建立准入与召回协同机制,标志着行业从技术试验转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节点。2025年6月,工信部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目的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约束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表现,促进提升产品性能,强化对相关产品的技术引导与监督。据我们测算,保守估计智能网联强检落地有望会驱动乘用车强检市场空间扩容50%,非强检市场亦有显著拉动。
深度布局评价指标构建与试验场资源:智能网联领域中,汽车指数评价业务至关重要,行业初期具备指数评价能力往往具备行业“定价权”。中国汽研2017年构建全球首个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测评体系IVISTA,后持续规范更新,并于2024年发布行业首个L2+城市道路导航智能驾驶测评规程。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的产能布局充分,目前投产的试验场包括苏州阳澄半岛试验场、成都中德试验场、大王山试验场(长沙)、南方试验场(韶关)。此外,华东总部基地已投资超23亿元,计划于2025年年底投产。公司通过产能扩容承接政策强制检测带来的增量订单,或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第三方测试认证领域的头部地位,有望在智能网联强检时代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L2国标落地会对公司产生较多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营收预测54.7亿元,提高2026~2027年营业收入为70.0/83.9亿元(原为63.2/73.7亿元),同比增速+17%/+28%/+20%,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提高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9/17.2亿元(原为12.8/14.4亿元),同比增速+23%/+25%/+23%,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增长放缓、投入转换效率低、现金流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