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观点报告:ASML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关注国产光刻供应链
主要观点
ASML发布2025Q2业绩,受益于AI浪潮,业绩超预期。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于2025年7月16日发布了其2025Q2财报。从财报数据看,财报数据营收及净利润均超预期。其中,2025Q2净销售额77亿欧元;净利润为22.9亿欧元,毛利率为53.7%,超出预期。2025Q2表现超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装机售后环节升级服务,以及关税负面影响小于预期。
2025Q2业绩:首台EXE:5200B系统出货,订单表现亮眼
出货量方面,2025Q2销售了包括11台EUV、31台ArFi、4台ArF dry、16台KrF、14台I-line。销售额占比看,EUV占48%,ArFi占43%。同时,首台EXE:5200B系统出货,代表EUV技术的重要进步。
按终端使用,2025Q2,逻辑芯片销售额占比69%,存储芯片占比31%。
按地区分布,2025Q2,中国大陆销售额占比27%,中国台湾占比35%,韩国占比19%。
订单方面,2025Q2净订单额为55.41亿欧元,其中EUV23亿欧元。相较2025Q1,净订单额环比增长40.8%,其中逻辑芯片份额占比大幅上升,我们认为或与行业持续投资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能力有关。
业绩展望:2025年预计营收同比增长15%,人工智能继续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受人工智能推动,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美元。预计公司2025Q3净销售额将达到74亿欧元至79亿欧元;毛利率在50%-52%之间;2025年净销售额增速约15%,毛利率约52%的水平。
光刻产业链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工艺技术深入,带动光刻技术迈向更高级别。根据智研咨询,光刻技术与半导体器件微缩和集成密度提升有密切关联。2000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复杂化,光刻技术也不断发展,包括多层光刻、双层曝光、多重光束、极紫外光(EUV)等技术应用使得器件制造更加复杂。
光刻产业链包含上游材料、设备和组件供应,中游光刻机生产,以及下游应用。上游包括光刻胶、电子特气、涂胶显影设备、掩膜版、遮光器等;中游为光刻机生产商;下游应用包含芯片制作、封装、功率器件制造等。
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持续增加,呈寡头垄断格局。伴随人工智能等应用推动,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3年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271.3亿美元,2024年预计增至315亿美元。从竞争格局看,全球光刻机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ASML、Canon、Nikon三家供应商占据主要份额。
国内厂商取得显著进展,国产替代持续推动。我国目前在光刻机领域已经成功打破部分技术封锁,地位逐渐提高。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国产替代政策的推进,有望进一步缩小与行业龙头的差距,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关注国产光刻供应链
整机/特殊设备:上海微电子(中国领先的光刻设备制造商)、芯碁微装(直写光刻设备商);
光学元件/系统:茂莱光学(精密光学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炬光科技(光场匀化器供应商)、福晶科技(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晶体领先企业);
掩膜版:清溢光电(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掩膜版生产企业之一)、路维光电(国内领先的专业第三方掩膜版厂商,产品技术领先);
光刻胶:彤程新材(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光刻胶龙头,ArF光刻胶已通过客户验证并陆续上量)、南大光电(三款ArF光刻胶通过客户认证并实现销售)、鼎龙股份(ArF/KrF加速推向市场)。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茂莱光学、彤程新材、鼎龙股份、清溢光电等。
风险提示
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形势加剧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