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7月月报:上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28 11:15:08 评论:0

  一、商业航天产业行情回顾:

  2025年6月,上证综指(+2.90%),深证成指(+4.23%),创业板指(+8.02%),国防军工(申万)指数(+10.89%)。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指数(+6.53%),跑输军工(申万)行业4.36个百分点。

  涨跌幅前三:振芯科技(+28.24%)、航天电子(+17.51%)、佳缘科技(+17.48%);

  涨跌幅后三:九丰能源(-2.31%)、铂力特(+1.31%)、海格通信(+2.20%)。

  二、本月主要观点:

  6月,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持续增长(+6.53%),我们认为主要系航天发射活动持续,叠加证监会“6.18”IPO新政发布后,市场对商业航天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所致。

  回顾2025H1行情,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实现增长(+11.68%),但较2024H1同期(-19.09%)修复显著,反映出当前市场对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预期有所修复。而2025H1商业航天指数涨幅稍逊于同期国防军工(申万)指数涨幅(+12.99%),我们认为主要系上半年军工各细分领域中,军贸与资产重组主题的市场关注度相对更高,而商业火箭发射、卫星互联网建设等影响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因素尚未迎来显著性提速所致。

  近期,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系统性地对商业航天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作出明确规定。同时,2025年已过半,我们对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行了总结及展望。汇总如下:

  ①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旨在提升商业航天项目质量水平,规范行业管理,促进有序发展。我们判断,随着我国商业航天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行业内各相关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意识有望逐步加强,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实现中长期安全健康发展;

  ②上半年航天发射数再创新高,新型号火箭有望年底首飞。2025年上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超过去年同期(30次),达到35次,均实现成功发射。同时我国多款新型号/可复用火箭计划在2025年完成首飞。我们判断,2025年下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的环比有望显著增长,全年发射次数有望再上新台阶;

  ③各类星座建设持续推进,卫星制造产业有望加速蝶变。2025年以来,我国各大星座建设持续推进,通信与遥感卫星是我国上半年主要发射的卫星类型。我们判断,随着卫星互联网、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

  ④卫星应用再迎新拓展,各类应用场景逐步打开。2025年以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传统运营商纷纷推出卫星通信服务业务,传统卫星通信服务商中国卫通也推出消费级卫星互联网产品。我们认为,以天通卫星为代表的手机直连卫星正从应急通信工具逐步升级为全域覆盖的常态化服务,其终端普及、场景创新、国际拓展及技术突破将共同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⑤科创板设置成长层,“耐心资本”持续助力商业航天。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我们认为,随着以证监会“6.18”IPO新政为代表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逐步施行,商业航天产业的投融资活动有望持续活跃。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判断,短期内,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仍将继续作为商业航天产业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事件刺激的敏感度将保持高位,而外部环境波动对商业航天相关上市公司冲击有限,部分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有望环比提速,市场关注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中期看,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的行业拐点已然不远,2025年内基本面修复可期,主题活跃+业绩提振有望构成板块行情的主旋律;长期看,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基本面持续改善与市场预期的不断兑现推动估值提升将促使商业航天板块走势持续在震荡中重心持续上移。

  在中短期,我们建议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卫星制造与卫星互联网板块上市公司。在星网工程与千帆星座等卫星互联网星座完成了低轨组网卫星正式发射后,2025年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有望进入提速建设阶段,事件的持续催化下可能将带来卫星板块结构性的上涨机会,2025年中报部分卫星制造配套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恢复式增长。

  2.与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存在相关业务交叉的上市公司。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产业在多个中上游领域存在很多交叉领域,如高可靠性集成电路、惯性导航、雷达、卫星高精度导航、卫星特种遥感应用等等,在军民领域都有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3.有望获得市值管理预期所带来的特殊溢价的上市公司。随着支持并购重组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政策频繁出台,商业航天产业部分上市公司或将通过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链延伸、第二曲线拓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方向),加强市场预期管理或加强投资者交流等方式开展市值管理。以上将有望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特殊性溢价。

  三、2025年商业航天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展望

  2025年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的收官之年。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商业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各子行业的投资逻辑总结如下:

  ①航天发射: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可复用火箭等实现低成本发射技术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提速质变点之一。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或分系统的企业、布局火箭制造各细分领域的“军技民用”企业。

  ②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中长期行业的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增速有望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制造领域具有批产能力,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较高技术、正处于产业化过程的企业以及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

  ③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应用有望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卫星通信产业有望在中长期维度上实现“换挡提速”。建议关注与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相关的配套企业、地面终端领域具备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以及航空与海洋卫星互联网市场、手机/汽车直连卫星市场、6G建设等方向。

  ④卫星导航:“十四五”末及“十五五”时期,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的增速,需求侧景气无忧。建议关注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中游的传统龙头企业和拓展新兴领域(如自动驾驶)的企业,以及下游布局高精度导航市场和“卫星导遥+”的企业。

  ⑤卫星遥感:“十五五”时期我国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左右。建议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的企业,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布局“万亿国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聚焦的细分领域的企业,以及在通导领域有协同布局的企业。

  四、建议关注的领域及个股:

  短期关注:中国卫通、航天环宇

  其他: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卫星制造)、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上海瀚讯(通信卫星配套)、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臻镭科技(电源管理芯片)、奥普光电(光电设备及碳纤维)、航天电子(卫星测控、电子器件配套)、思科瑞(卫星检测)、星图测控(卫星测运控)。

  五、风险提示

  ①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其他民品业务造成冲击,同时商业航天下游需求波动导致装备采购不及预期;

  ②部分商业航天装备研发、定型及批产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部分商业航天部分应用领域拓展还处于探索过程,行业需求侧与供给侧可能出现不匹配,导致商业模式不闭环;

  ④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⑤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中航证券 王宏涛,张超,滕明滔,严慧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