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谷歌2025Q2云收入高增,WAIC 2025推动AI规范治理与产业加速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9 08:17:46 评论:0

  投资要点:

  电子板块观点:受益于AI与云业务的迅猛增长,谷歌2025Q2营收同比增长14%,谷歌云收入136亿美元,同比大涨32%,年化营收突破500亿美元,在手订单达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8%,同时谷歌全年资本开支上调100亿美元至850亿美元;为期三天的WAIC2025于上海正式召开,华为、摩尔线程、腾讯、科大讯飞、XREAL等厂商云、边、端侧AI创新迭出,构建全球AI治理新秩序。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

  受益于AI与云业务的迅猛增长,谷歌2025Q2营收同比增长14%,全年资本开支上调100亿美元至850亿美元。当地时间7月23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得益于AI与云业务的全面提振,公司营收达到96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9%至281.96亿美元,每股收益达2.31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预期的2.18美元。分业务看,搜索业务营收541亿美元,同比双位数增长,广告收入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谷歌云收入136亿美元,同比大涨32%,年化营收突破500亿美元,在手订单达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8%。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全年资本开支由原本的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主要用于服务器采购和数据中心建设。在AI基础设施方面,谷歌运营着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网络和云区域,并提供TPU与GPU选择,配套构建了存储和软件体系,2025年上半年签下的1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数量已与2024年全年持平,新客户数量环比增长近28%;在AI大模型方面,谷歌持续拓展Gemini2.5系列的混合推理模型,目前已有超过900万开发者为Gemini开发应用,目前每月处理的AI tokens已达980万亿,相比今年5月宣布的480万亿已实现翻倍增长,Gemini应用月活跃用户已超过4.5亿人。目前AI已成为推动谷歌搜索、YouTube与云业务增长的关键力量,长期来看,若AI基础建设扩张顺利落地,谷歌有望维持云服务商的全球领先地位。

  WAIC2025于上海正式召开,云、边、端侧AI创新迭出,构建全球AI治理新秩序。7月26日,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2025)在上海拉开序幕,今年大会展览展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3000余项前沿展品展出,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是全球AI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1)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Atlas900A3SuperPoD,该产品基于超节点架构,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之间的大带宽低时延互联,解决集群内计算、存储等各资源之间的通信瓶颈。带宽方面,超节点内任意两个AI处理器之间通信带宽,相较于传统架构提升15倍,超节点内单跳时延降低10倍。性能方面,在昇腾超节点集群上,LLaMA3等千亿稠密模型训练性能可达传统集群的2.5倍以上。在通信占比更高的Qwen、DeepSeek等多模态、MoE模型上,可以达到3倍以上的提升。(2)摩尔线程创新性地提出“AI工厂”理念,以“KUAE+MUSA”为核心,需要实现从底层芯片架构创新、到集群整体架构的优化,再到软件算法调优和资源调度系统的全面升级,从而推动AI训练从千卡级向万卡级乃至十万卡级规模演进,以系统级工程实现生产力和创新效率的飞跃。(3)XREAL作为全球领先的AI眼镜厂商,携最新旗舰产品XREAL OnePro亮相。XREAL One Pro搭载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和自研X1空间计算芯片,重塑AR体验上限。WAIC2025的召开,不仅推动AI技术展示与产业加速,同时会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从AI技术追随者转向了治理规则制定者,为全球提供可借鉴的治理范式。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69%,申万电子指数上涨2.85%,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16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13位,PE(TTM)55.97倍。截止7月25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4.65%)、电子元器件(-0.85%)、光学光电子(+2.36%)、消费电子(+1.85%)、电子化学品(+2.71%)、其他电子(-0.61%)。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建议关注:(1)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的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4)汽车电子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国产化机遇的板块。关注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宏微科技;MCU市场的国芯科技、兆易创新等;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储的北京君正、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东海证券 方霁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