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空气捕集(DAC)行业点评:新兴碳移除技术,固体吸附材料作为核心环节有望受益
投资要点:
直接空气捕集(DAC)碳移除优势显著:DAC指通过捕集装置直接从空气中捕集CO2后从环境空气中移除CO2的技术。CO2在大气中与捕集装置中的吸附材料发生反应后被有效捕获。随后,经过反应的吸附材料通过改变热量、压力、湿度等方法实现再生,以便重新投入捕集循环,被捕获的CO2可被永久转化、封存甚至利用。与传统火电厂或工业碳捕集装置相比,DAC灵活性优势突出,更易于广泛部署:1)装置的规模较小;2)可实现模块化建设;3)其选址不受排放源位置及类型的限制。
DAC受欧美政府及科技巨头高度支持,《大而美》法案重申支持态度,预计2030年全球DAC市场超17亿美元,2050年美国需求超1亿吨。《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带头努力实现全经济范围绝对减排目标。2024年,美国能源部公告将为中型和大型商业DAC设施和基础设施扩展平台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高达18亿美元资金的支持,同时45Q税收抵免政策可对DAC项目提供最高180美元/每吨CO?的税收减免。此外,2024年加拿大、英国等国公布对DAC项目的税收减免和资助方案。目前DAC的所移除的二氧化碳主要由海外科技公司采购。根据路透社,2024年7月微软与DAC企业1PointFive签订50万吨二氧化碳移除订单;TikTok与Climeworks合作,目标去除6000吨CO2。在《大而美》法案中,美国政府重申了对于碳捕捉储存技术的支持,保留45Q补贴,同时DAC与EOR(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结合的项目,同样可获得税收减免。根据美国能源部,截止2025年,全球DAC二氧化碳捕集能力仅为2万吨。我们统计目前固体法DAC现有及在建项目合计239.7万吨。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50年仅美国至少需要1亿吨DAC捕集能力。根据MarketsandMarkets,2023年全球DAC市场为6200万美元,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17.27亿美元,CAGR=60.9%。
DAC降本速度超预期:KatrinSievert等学者曾推算,在10亿吨规模下,DAC碳移除成本可下降至300-400美元/吨,然而根据CDR.fyi统计,2024年全球加权平均DAC碳移除价格已较2023年下降54%,达到316美元/吨。
吸附剂是DAC技术的核心,固体吸附工艺为未来趋势。由于大气中CO2浓度较低,因此捕集大气中的CO2需要吸附效能较强的吸附剂,而效能太强反而导致大部分CO2难以从吸附剂中分离,进而导致解吸步骤耗能加大、吸附剂使用寿命下降等问题,因此寻找吸附效能适中、捕集容量大的吸附剂是DAC技术的关键。目前DAC分为固体和液体工艺,液体工艺利用碱性水溶液作为捕集介质来吸收CO2,工艺相对成熟,但需要非常高的再生温度(900°C),导致显著的能源消耗。固体工艺的吸附剂再生温度通常介于80-130°C,更适合低品位余热集成,此外模块化设计易于装置放大和技术迭代。因此根据美国能源部,65%的DAC企业使用或研发固体吸附剂,27%采用液体法。
固体法DAC吸附材料市场及竞争格局:SRI测算吸附材料成本占比约4%,则到2030年,固体吸附材料市场约5亿元。从具体材料看,沸石、聚合物、MOFs等材料被应用于固体DAC系统。目前3M、Svante以及蓝晓科技为DAC企业Climeworks提供固体吸附剂;漂莱特为Skytree提供固体吸附剂。
投资建议:DAC技术受欧美政策支持,当前技术持续迭代,吸附材料是DAC技术的降本核心,我们建议关注国内吸附材料龙头企业蓝晓科技。根据蓝晓科技2022年半年报,公司与全球知名的碳捕捉技术公司Climeworks签署战略合作,已建成样板工程,形成吸附材料规模化供货。同时,与大型国际化学品公司开展碳捕捉材料和技术开发,并实现商业供货。
风险提示:1)若海外DAC支持补贴政策调整,或将大幅影响DAC商业化进度;2)DAC吸附剂技术当前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若公司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低于竞争对手,则将影响后续商业化销售。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